天文学家发现,原本被认为没有行星的KOI-134系统实际上拥有两颗行星KOI-134 b和KOI-134 c。此为艺术家绘制的示意图。(NASA/JPL-Caltech/K. Miller)
天文学家发现,一个曾经被认为没有行星的行星系统实际上有两颗行星,它们以独特的方式环绕其恒星运行,就像老式的旋转木马一样。这是首次发现这类系统,现有的行星形成理论都无法解释其如何形成。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指出,天文学家在10多年前借由该局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Kepler Space Telescope)观测KOI-134系统。KOI-134是一颗距离地球3,500光年的恒星。
天文学家原本认为有一颗行星在KOI-134的轨道上运行,但它的凌日(亦即从该恒星前方经过)现象非常异常,以至于这颗行星在进一步分析之前就被剔除。
后来,澳洲南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所主导的国际研究团队重新分析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观测资料,结果证实KOI-134系统包含KOI-134 b和KOI-134 c这两颗行星,它们以独特的方式在两个不同的轨道平面上绕着该恒星运行,其中一颗行星的凌日时间有显着差异。
他们发现,KOI-134 b的凌日时间可能“晚”或“早”20小时,这是一个显着的差异。正因为这个差异如此显着,以至于这颗行星在最初的观测中未能获得证实。
他们表示,KOI-134 b的凌日时间差异是它与另一颗行星KOI-134 c的引力相互作用所引起的。KOI-134 b距离其恒星比较远,它是一颗尺寸与木星相似的巨行星。而KOI-134 c距离其恒星比较近,它的体积比土星稍微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