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句成语在街头巷尾几乎无人不晓。可小僮常常想:为什么偏偏是“八”仙,而不是七仙或九仙?他们来自哪个朝代,又为何会成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呢?今天,就让我慢慢道来,但其中究竟还有多少真实,又有多少传说呢?
八仙的来历,要先从中国人对数字“八”的喜爱说起。自古以来,八字就有吉祥的意味,象征着发达和顺利。过节发红包,总爱发88元、888元或8888元,希望讨个好彩头。甚至买房时,许多人都偏好八楼,寓意生活顺心如意。这也是为何后世神话故事里不是七仙、九仙,而是八仙。
八仙的确切人物形象,直到明朝才基本定型。明代吴元泰在小说《东游记》中,把八仙写作: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后来,由新加坡电视机构拍摄的《东游记》也以此为蓝本,将八仙的形象进一步传扬。
可要追根溯源,八仙可不是一开始就生活在同一朝代。据传汉钟离的原型是东汉末年的大将钟离权,而曹国舅是宋代的皇亲国戚,其余几位多是唐朝的人物。虽然他们都被塑造成神仙,但其实多有真实原型,并非凭空虚构。
传说里,铁拐李本是唐代道士李玄。他修炼时元神出窍,肉身却被误焚,无奈只得依附饿死乞丐的尸体重返人间,因此形象瘦骨嶙峋、杵着铁拐。汉钟离原是将军,兵败后遁入终南山潜修,得道成仙。张果老则是唐代著名隐士,人称活了数百岁,常倒骑毛驴,手持鱼鼓自乐。
吕洞宾的故事最传奇。他是唐末人,少年聪慧,精研儒释道。传说他遇到钟离权点化,历经“黄粱一梦”后,终于悟道。何仙姑则是唐代女道士何琼,传说中她常以荷叶作扇,济世救人。蓝采和一生漂泊,脚踏破草鞋,手拿拍板唱曲,最后得道飞升。韩湘子是韩愈之侄,本是进士之才,弃官修道后,传说能以笛声招雨。曹国舅身份最为特殊,相传他是宋仁宗曹皇后的弟弟,后因不满宫中腐败,弃荣华修道。
八仙并非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都曾是凡人。他们的经历更贴近百姓生活,也因此深受喜爱。八仙中既有男有女,又有贵族和平民,可谓囊括了社会百态。比如汉钟离常袒胸露怀,形象粗犷;吕洞宾风流倜傥,传说桃花不断;铁拐李性情乖张,好酒贪杯……他们都有缺点,却也更显得真实。
要说到八仙过海的故事,更是千百年来最脍炙人口的传说。相传有一年,八仙应白云仙长之邀,到蓬莱仙岛赴牡丹花会。花会结束后,众仙准备返回中土。吕洞宾忽发奇想:“咱们这次不坐云,不借船,各凭本事过东海如何?”大家兴致盎然,纷纷同意。
铁拐李扔下了葫芦作舟,汉钟离把芭蕉扇扔入海中当筏子,张果老放下他的倒骑驴当座骑。吕洞宾抽出宝剑踏浪而行,何仙姑用荷叶为舟,蓝采和抛下花篮,韩湘子取笛当舟,曹国舅则祭出玉板开路。八仙法宝各显神通,一时间海面上光芒闪烁,波涛为之分开。
可八仙的举动惊动了东海龙王。龙宫金銮殿内,龙王拍案大怒:“区区八仙,不打招呼就擅闯东海,还用法宝搅动海水,成何体统!”他立刻派虾兵蟹将上来拦阻。铁拐李赶忙上前赔罪:“龙王恕罪,咱们无意冒犯。”龙王本已打算作罢,可蓝采和脾气急躁,出言顶撞:“世上船只来来往往,凭什么就说咱们冒犯了?”龙王闻言大怒,喝令擒下蓝采和。
龙宫内金碧辉煌,灯火通明,蓝采和被捆绑至殿前,脸色却不见惧意。其他七仙闻讯,心头火起。韩湘子箫声响起,狂风骤雨随之而来;吕洞宾举剑点海,浪翻龙舟;张果老打鼓催浪,涛声轰鸣;曹国舅掷玉板如飞,水面瞬间平静开道。
双方打得不可开交,海面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局势失控,南海观音菩萨现身,劝解双方罢手。最终,东海龙王只得放人,八仙得以继续西行。此事流传至今,人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之所以让人难忘,还因为他们并非完人,而是带着人性的光亮与缺陷:有鲁莽,有洒脱,也有怜悯与担当。他们虽是神仙,却更像是凡人心中理想化了的自己。
更有趣的是,道家还把八仙分别对应八卦:吕洞宾属干金,象征刚健;铁拐李属兑金,象征柔顺;何仙姑属坤土,象征大地之母;曹国舅属艮土,象征坚毅;张果老属震木,象征雷霆;蓝采和属巽木,象征风;韩湘子属坎水,象征智慧;汉钟离属离火,象征光明。
八仙的传说也反映了唐宋以来,道教与民间信仰交织的历史背景。那是一个百姓苦难多、社会矛盾深的时代,人们盼望有神仙能除暴安良、救苦救难,于是把真实历史人物加工成神仙,既寄托了美好愿望,也让故事更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