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年,很多专家都讲,只要疫情一结束,房价就能回稳上来。
咱再看看近三年,2023年全面放开以后,市场非但没有稳布上行,下行趋势依旧。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1-5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14436.4亿元,同比下降10.8%,
且销售总额超百亿房企只剩33家,五十亿房企64家,较去年同期减少6家。
销售情况继续创低点!
另外,百城二手房平均价格也在下跌趋势当中,这也已经是连续近30个月出现了下跌。
可以说,楼市延续下行趋势的大局已经确定了。这样一个长期调整趋势下,对于手上只有1套房的人来说,反正都是自住,不影响!
但对于国内接近45%、拥有2套甚至更多房产的家庭来说,他们将不得不面临4个烦人的难题。
.01
三个天花板状态,透露楼市大局已定!
2.住房面积天花板。
当前,国内人均住房面积接近42平方米,已经处于一个天花板状态,在往上升也不可能都去住别墅。
1.人口天花板。2022年,我国开始首次人口负增长,一直到2024年底,人口负增长趋势连续出现了三年,这足以说明,14亿人口已经处于一个天花板状态。
3.城镇化率天花板。多年的人口迁徙,当前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6%,在往上增速缓慢,而且空间也越来越小了。
叠加当前出生人口持续下降,老龄化不断增长,足以说明住房市场需求将继续下降的大势已定。
.02
45%的家庭会越来越难
2.房价下降,财富缩水
资料显示,国内普通大众70%的积蓄都压在了房子里,如果是前几年,这样押宝方式,还能带来巨大的财富。
如今房价不断缩水,那些一直押宝在房子上的家庭,就不得不面临资产贬值,尤其是手上房子多的价钱,他们面临的价值下跌难度更大。
比如深圳有三套房的@麦吉,最高峰时,三套房市值近2000万,这两年他一点点看着资产缩水,身价快步下降,从富翁一路掉进了“负翁”
1.房子转手越来越难
谁的房价都快不下行。那些曾经为资本利得而高价囤房的投资者们,如今也不得不面临巨额的投资亏损。
眼下,如果他们手上拿的是一线的房子,情况还不算太糟,毕竟,一线城市的经济实力摆在那,如果手上有房,在价格上给点优惠,还是能快速变现。
但如果你手上拿着的是三四线,甚至小县城的房子,如今想要快速变现,已经变得几乎不可能了。
尤其是手上有多套房的业主,对于他们来说,将来房产税来临之后,房子反而会成为烫手的山芋。
毕竟三四线不缺房子,人口又大量流失,没有买家再便宜的房子,转手都是大难题。
就到我身边的一个朋友来说吧,自己本人在广东打工,老家县城有3套房,挂牌两三年了,卖不掉也租不出去,最后不得不每年给点红包让亲戚帮忙住一段时间,避免电器长期不用就坏了。
如今,小城市的房价已经一眼望到头了,没啥产业吸引不了人才流入,再加上收入水平不高,长期待下去也没什么好的发展。
这也导致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离开,到那个时候,小县城的房子就真的会沦为大家口中的有价无市。
3.持房压力在加大
以前大环境好,找工作容易,不管干哪一行,几乎都能赚到钱。
现在呢,失业的失业,企业倒闭的倒闭,裁员的裁员,另外,每年还有1000多万应届毕业生要寻求工作,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的收入也变得越来越低。
比如去年几个朋友开的工厂里面招临时工,还能给到15块钱一个小时,今年就降到了8块,你说情况难不难?
如果这种负面情况持续下去,对于有房贷的人来说,拿什么维持?尤其是手上有多套房的家庭,供不起就只能沦为断供、法拍、收房。
4.消费降级
对于那些买2套房的人来说,买房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居住品质,提高生活质量。真没想到,房价一旦下跌,反而出现了生活品质大不如前。
毕竟他们的筹码都压在了房子上,原本计划房子涨了,变现就赚钱。可现在房价持续下降,变现也越来越困难,
如此一来,他们就不得不降低生活品质来养着手上的房子,以避免陷入债务违约,甚至影响到一家人的征信。
写在最后
楼市一旦进入调整周期,不管买没买房,都会受到损伤,二史上最严重的莫过于手上有2套甚至更多房产的家庭,尤其是贷款买房子,他们将不得不面临上述讲到的这些困境,
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的结果也很相似:
房子卖不掉,又租不出去,只能砸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