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图为堆放于中国苏州港太仓港区国际货柜码头的比亚迪电动车。(AFP)
中国电动车市场“内卷式”竞争和恶性价格战导致众多车企运营资本不足。外媒报导,超过三分之一的上市车企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比亚迪最为严重。
英国《金融时报》6月13日报导,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价格战让整个行业的资产负债表承压。16家主要车企的净流动资产总额2021年上半年为2905亿元(人民币,下同),2023年底跌至1043亿元,跌幅达62%。
该报根据去年底仍在上市的车企的最新财务报告统计出,超过三分之一车企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比亚迪营运资金不足的情况尤其严重。
截至去年底,比亚迪流动资产为3710亿元,流动负债高达4960亿元,营运资金赤字为1254亿元,较两年前增加了36%;吉利、蔚来、赛力斯、北汽与江淮汽车合计的营运资金赤字是1780亿元。
中信证券汽车产业分析师Yin Xinchi表示,净流动资产下跌说明现金消耗速度加快,当净流动资产一直下降,流动性风险加大。以现在的趋势,预计2026年中国车企将进入新一轮全行业淘汰阶段,在过程中有公司将因流动性危机而倒闭。
报导指,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车企利润率平均为3.9%,较去年下降0.7%,但比亚迪的利润有所改善。比亚迪拒绝回应该报的置评请求。
近期,中国车企内卷问题再成热点。中国长城董事长魏建军上个月接受大陆媒体采访时暗批比亚迪所为严重威胁中国汽车产业,并说“现在汽车产业里边的‘恒大’已经出现,只不过没爆而已”。
在6月6日至7日举行的“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各大车企痛批车圈的“内卷式竞争”,围绕比亚迪的舆论战尤其激烈。比亚迪品牌总经理李云飞痛批业界“有的人是又坏又蠢”,曾支持长城汽车总裁魏建军的“车圈恒大”论的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反呛“贼喊捉贼”。
6月15日,自媒体人“汽车人传媒”发文说,“当下的中国车市,魔幻又残酷!一边是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头部大佬在重庆论坛上唇枪舌剑;另一边,哪吒(汽车)这样的新势力却深陷破产泥潭,销量断崖、资金链崩断。
“而这看似混乱的表象背后,实则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在新能源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加剧的背景下,行业洗牌大幕已然拉开。激烈的价格战、‘内卷’厮杀,其本质是去库存、抢销量、夺市场生死的清场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