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加入对中国谈判,显示出口管制会是这次对话的重心图:翻摄自卢特尼克的X
美国与中国即将于明(9)日展开新一轮的谈判。美方除继续由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领军之外,这次还有负责管制出口业务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加入。《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稍早报导,放松出口管制将是这次两国之间的谈判的重点。
《华尔街日报》的报导指出,最近几周,华府和北京之间的贸易战不再局限于关税,而是聚焦于两国对对方急需的材料或产品的限制。
当川普总统的谈判代表在伦敦与中国代表团会面时,美方将敦促习*近*平的代表加快稀土矿物及其磁铁的出口,正如双方上个月在日内瓦达成的共识一样;中国则将敦促华府取消近期对中国出口喷射发动机以及各种技术和其他产品的限制。
这对全球经济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两国政府实施的贸易限制正在扰乱全球商品、原料和零件的流通。
报导指出,中国高级官员近几年来经常抱怨,无论是在拜登政府时期还是现任政府时期,都缺乏与华府针对出口管制问题进行有效沟通的管道。北京认为,出口管制问题对其技术和工业野心至关重要。
近期紧张局势升级的核心在于川普政府声称中国违反了《日内瓦协议》。当时中方同意美国提出的恢复稀土出口要求,从而化解了最后的症结。但中方谈完以后却态度转趋强硬,迟迟不批准稀土出口许可证。稀土对于制造现代汽车、芯片、F-35战斗机和其他产品至关重要。
中国将这次谈判破裂归咎于美国,认为美国警告不要使用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部分人工智能芯片是美国再次挑衅,并向华盛顿抱怨美国破坏了这项贸易协定。
《华尔街日报》掌握的情报显示,美国商务部为了应对北京方面迟缓的稀土审批,已向各行各业的公司发出了信函和通知,告知它们现有的对华销售许可证将被暂停或撤销。美国商务部尚未公开宣布这些措施。
知情人士表示,商务部信函或通知涵盖的产品包括中国制造自主商用飞机所需的喷射发动机及相关零件;中国公司生产芯片所需的软件;以及乙烷——一种用于制造塑胶的重要天然气成分。
北京方面认为,这些新的限制措施,以及美国国务院最近宣布将吊销中国学生签证,都是川普加大施压以迫使中国做出让步的例子。美国政府尚未披露这些措施的动机和目标,这引发了人们的疑问:这些举措能否换取中国做出的任何妥协,包括放松北京方面对稀土和其他关键矿产的控制。
一些分析师指出,政府很难收回那些专门用于保护国家安全——出口管制的传统目的——的措施。这些分析家表示,出口管制历来未被用作贸易谈判的筹码。
卢特尼克5日在众议院听证会上,实际上呼吁加强出口管制的执行力度,以阻止中国获取可能有助于其在人工智能和航空等战略领域实现雄心壮志的关键美国技术。
卢特尼克说:“他们试图抄袭我们的技术。在争夺人工智能霸权的竞赛中,他们落后于我们,但他们正在与中央政府合作,试图击败我们,这样他们就能在智力上超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