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职仅一周后,便通过行政命令要求开发一项代号为"美国铁穹"的新型导弹防御系统。
3月4日,特朗普在向美国国会联席会议发表讲话时宣布:"我请求国会为最先进的'黄金穹顶'导弹防御系统提供资金,以保护我们的国土"这个项目包含哪些内容?它能否成功?对俄罗斯又意味着什么?
据美国太空军太空作战部长B.钱斯·萨尔茨曼将军介绍,"黄金穹顶"并非单一计划,而是"系统之系统"。根据行政命令,该系统将整合美国现有导弹防御体系,并通过雄心勃勃的新架构进行补充,旨在"保护美国免受来自同等、近同等及流氓对手的弹道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先进巡航导弹和其他下一代空中攻击"。其最终将形成一个远超美国现有防御能力的分层导弹防御系统。
尽管尚处于早期阶段,但该计划的新系统将以天基为核心,由数百颗探测卫星组成星座,负责定位陆、海、空领域的导弹及其发射基础设施,并在导弹发射后进行精确追踪。另一支独立的攻击卫星群将在导弹助推阶段通过动能(如导弹拦截器)或非动能手段(如激光)实施拦截。
"黄金穹顶"的主要目标是为美国本土提供全面保护,但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暗示该系统也可能涵盖战区导弹防御,即延伸至保护在欧洲和亚洲前沿部署的美军及盟友。
图源网络|美国太空军太空作战部长B.钱斯·萨尔茨曼将军
该计划的另一特点是预期开发速度极快。萨尔茨曼将军表示:"如果按五角大楼传统开发程序,这可能需要12至17年。"但目前的计划是在特朗普2029年1月任期结束前见到成效。为实现这一目标,项目不仅将依赖洛克希德·马丁等老牌国防承包商,还将引入SpaceX、Anduril和Palantir等新兴企业。
"黄金穹顶"的开发有其现实动因。美国现有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主要依赖阿拉斯加格里利堡的40枚陆基拦截弹,以及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的4枚同类武器。该系统已服役20余年,设计初衷是防范意外或流氓国家的导弹发射,而非俄罗斯的战略武器库。此外,陆基拦截弹对高超音速武器的防御能力有限。
然而,特朗普对"黄金穹顶"的热情更多源于政治考量,而非实际需求。他深谙大型象征性项目的价值——2016年,他因承诺在美墨边境建墙而入主白宫;如今又力推重启旧金山湾臭名昭著的阿尔卡特拉斯监狱,以此彰显对"法律与秩序"的承诺。"黄金穹顶"同样如此:特朗普希望将其打造成"以实力求和平"议程的宏大象征。
图源网络|1983年雷根在电视演讲星球大战
此外,该项目也暴露出特朗普的灵感来源:作为天基系统,"黄金穹顶"与罗纳德・里根总统1983年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SDI)高度相似,其命名则显然受到以色列"铁穹"系统的影响。
但这些类比并不完全令人鼓舞。被批评者戏称为"星球大战"的 SDI因技术要求过高,最终于1993年终止;以色列的导弹防御体系("铁穹"仅是其中一层)虽有效,但其防御难度远低于美国——以色列国土面积比夏威夷还小,且主要应对的是技术简陋的短程火箭弹,而非先进的弹道导弹或高超音速武器。这不禁让人质疑:"黄金穹顶"真的可行吗?
01首要障碍:技术瓶颈
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突飞猛进,但开发天基导弹防御系统仍面临巨大挑战。项目时间表也过于乐观:支持者常以"曼哈顿计划"的成功为例,但当年美国处于战争状态,举国上下围绕共同目标空前团结,而如今的社会凝聚力已不可同日而语。
02其次:成本失控
4月底,众议院共和党人提出一项协调法案,为"黄金穹顶"拨款247亿美元——但这只是起步资金。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2012年的一项研究估计,天基助推段导弹防御系统的总成本可能高达8310亿美元(按2025年美元计算)。
支持者辩称,如今有多个因素可降低成本:过去十年间,火箭发射成本大幅下降;SpaceX凭借7000颗星链卫星,已证明能以较低成本快速部署大规模卫星星座。
其他节省成本的提议包括"卫星兼职论"——即卫星除追踪导弹外,还可承担商业功能,实现美国版"军民融合"。路透社4月报道称,SpaceX甚至提议将"黄金穹顶"作为订阅服务,卫星所有权不归美国政府所有。
03这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将"黄金穹顶"描绘为促进稳定与和平的机制。他长期对核武器持怀疑态度,称其为"怪兽",并表示:"如果我们能实现无核化,那就太好了。"他希望"黄金穹顶"能减少美国对核武器的依赖——因为若美国拥有可靠手段确保本土免遭攻击(拒止威慑),就无需保留太多打击对手的能力(惩罚威慑)。
但莫斯科的战略家们显然不这么看。2002年美国单方面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后,俄罗斯官员始终警告导弹防御系统的破坏性影响。2019年,俄罗斯外交部谴责美国当时规模较小的导弹防御计划,称其证明"华盛顿渴望确保全球军事主导地位"。俄方担忧的核心在于:若美国躲在防御系统背后高枕无忧,可能会无忌惮地发动侵略。
华盛顿此前一直辩称,其导弹防御系统仅用于应对朝鲜和伊朗的有限威胁,绝不会削弱俄罗斯庞大而精密的武器库。但这一说法从未被莫斯科完全接受,如今更被抛诸脑后。"黄金穹顶"标志着美国政策的划时代转变:其明确目标不仅是"流氓对手",还包括"同等"和"近同等"国家——即俄罗斯和中国。
俄罗斯专家仍有信心:即便美国建成该系统,俄罗斯战略武器库仍能通过诱饵、干扰装置等反制措施突破"黄金穹顶",甚至可通过饱和攻击(发射超过拦截能力的导弹数量)压制防御系统。
但在核威慑领域,仅有信心远远不够。鉴于国家生存攸关,战略家必须从最坏情况出发,假设"黄金穹顶"至少能有效拦截俄罗斯的二次核打击。
04俄罗斯的必然回应:加速核三位一体现代化
俄罗斯将不得不加快现有核力量现代化进程,用新型运载体系换苏联时期的运载系统。同时,加码"超级武器"研发,俄罗斯可能重新聚焦旨在规避所有现有导弹防御系统的"exotic weapons"(新型武器)。2018年,普京曾高调公布被称为核"超级武器"的系列装备,包括"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据称射程无限)和"波塞冬"核动力鱼雷(用于打击航母编队或沿海基础设施)。由于"黄金穹顶"专注于空中防御,"波塞冬"可能成为俄方优先发展项目。
图源网络|"波塞冬"核动力鱼雷
05强化反卫星武器能力
俄罗斯可能加倍投入核动力反卫星武器——这类武器的优势在于可快速摧毁美国卫星星座,但其弊端是会造成巨大附带损害(摧毁大量民用卫星并破坏全球太空秩序)。然而,若面临"输掉核战争"与"破坏太空基础设施"的抉择,克里姆林宫无疑会选择后者。
06连锁反应与风险
"黄金穹顶"将迫使俄罗斯卷入新一轮军备竞赛,在本已财力枯竭之际(乌克兰战争已导致俄国防预算超支,重建常规军力需数年),不得不向战略部队投入更多资源。这将进一步挤占民用领域资金,对俄罗斯经济长期健康造成可预见的损害。
与此同时,俄罗斯急于开发太空超级武器和核技术,也带来更高风险。"波塞冬"和"海燕"虽被克里姆林宫大肆宣传,但仍处于研发阶段,事故风险极高。核动力"海燕"导弹尤其令人担忧,被称为"飞行的切尔诺贝利"——据报道,2019年一次试射失败导致五名工程师死亡。
07结语
"黄金穹顶"或许永远无法实现特朗普的宏大野心,但其存在已对战略稳定——尤其是对俄罗斯——构成严重威胁。即便项目最终流产,它所引发的军备竞赛和信任危机,仍将成为全球安全的长期隐患。
内容来源:卡耐基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