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基洛级636.3型柴电潜舰“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B-274)”。图:翻摄新华网
俄国官媒《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今天(3日)报导,太平洋舰队旗下“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Petropavlovsk-Kamchatsky B-274)”潜舰,近日在日本海成功完成“最大深度下潜”任务,宣称成功检验潜舰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与可靠性。据舰队消息,该潜舰在日本海水域进行深水下潜,全面检查所有机械与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模拟深水环境下对舰艇的控制操作程序。任务顺利完成后,潜舰成功浮出水面,并继续执行后续战斗训练任务,展现了其优异的技术性能与乘员的专业素养。
报导中未述明所谓“最大深度下潜”的下潜深度到底为多深。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潜舰是基洛级(Kilo-class)636.3型柴电潜舰,2019年11月入列,为太平洋舰队的重要水下作战力量。该级潜舰排水量约3,950吨(水下),长73.8米,最大航速20节(水下),最大下潜深度约300米,续航力达7,500海里(6节航速)。配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鱼雷及巡弋导弹,搭载先进电子声纳与通讯系统。该潜舰以低噪音与隐形能力著称,被誉为“海底常青树”,能有效执行反舰、反潜及情报收集任务。
一般潜舰测试最大深度下潜的主要目的包括“验证结构与系统可靠性”,确保潜舰在极端深度下的耐压壳体、管道、阀门及各系统(如推进、电力、声纳)能正常运作,承受高压环境;“检验设计性能”,确认潜舰是否达到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验证建造质量与工程标准,确保符合作战需求;“模拟战时环境”模拟深海作战情境,测试潜舰在高压、低温、通信受限等条件下的操控性与稳定性;“训练乘员能力”,提升乘员在深水环境下的操作技能,熟悉紧急应对程序,增强心理与技术应对能力;“确保隐蔽性”,深潜可测试潜舰的低噪音性能,确保其在深海环境中能有效规避敌方探测,保持隐形优势;“数据收集与改进”,搜集深潜数据,分析潜舰性能极限,为后续设计优化或升级提供依据。而俄罗斯在已服役6年、量化生产型潜舰进行深潜测试,可能为报复日前日本在千岛群岛的火炮射击,或者向国际炫耀历经多年俄乌战争后其军事实力仍然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