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手段又升级,车主被讹8000块,交警:我也帮不了你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鲜事 > 社会观察 > 正文
碰瓷手段又升级,车主被讹8000块,交警:我也帮不了你

驾驶员驾车行驶途中,最忌讳的莫过于遭遇“碰瓷党”的滋扰,随着岁末年终的临近,这些剽窃者逐渐恢复其活动行径,常常选选取僻静无人之处,寻找合适位置伺机进行讹诈行为,尤其在缺乏确凿证据的情境下,他们更是敢于狮子大开口,向失主索求高昂的医疗赔偿费用。

在过去,碰瓷党的身影可谓层出不穷,主要由一些弱势人群组成,他们会挑选监控覆盖不及之处,瞅见车辆驶近便假意摔倒以获取相关赔付,类似的故意碰瓷事件屡见于网络平台,某些人士一旦确认车主启动车辆,便迅速倒卧在车辆附近,声称被车主所撞,进而展开索偿行动。

如果因驾驶失误撞伤行人,驾驶者必定会心生惶恐,选择报警处理不但繁琐,还可能导致失主承担巨额补偿款项,因此不少驾驶者都对报警心存畏惧,倾向于以私了了结此事,正是基于这部分驾驶者的心理,许多碰瓷党得以借此盈利,每次收入高达数千乃至上万元。

经过一系列的治理整顿,我国的碰瓷现象有所减少,许多驾驶者为了预防此类事故发生,纷纷在汽车内加装行车记录仪,以便在故意碰瓷现象发生时记录整个过程,车主只需将录制妥当的录像资料交予警方,即能洗清自身嫌疑,然而如今,一种名为“新型碰瓷”的手法浮出水面,尽管驾驶者有行车记录仪傍身,但仍无法避免损失,每次至少需承受数千至数万元经济损失。

曾有一位驾驶者经历了这样的一幕:他驾驶汽车在狭窄繁忙的道路上平稳行驶,前方一辆汽车速度异常缓慢,使得他颇为焦虑,于是鸣笛警示,但对方却毫无回应,无可奈何时,该名驾驶者决定从右侧先行超越,不料在转弯过程中与旁侧的一辆电动自行车相碰撞。

电动车车主随即倒地不起,宣称需要8000元的赔偿,然而驾驶者坚信自己并未与其接触,不应承担赔偿责任,遂立即进入车内查阅行车记录仪,结果发现未能捕捉本次事故情景,此时,前方的汽车车主突然下车提供所谓“正义援助”,驾驶者有苦难言,无奈之下只好掏钱息事宁人,实际上,当前的碰瓷案件日益呈现集团化、专业化趋势,其诈骗手法日益精湛,即使配备行车记录仪亦难以免受其害。

以后我们在陌生或偏僻的地段行驶时,应尽量保持距离,远离骑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的人员,考虑到这类场所监控尚且不足,一旦发生意外碰撞,行车记录仪的效果可能有限,此外,驾驶者驾车时务必严格遵循交通法规,规避违规操作,无论何种碰瓷手段都将无法撼动我们守法的决心。

结语

大家也都思考一下,这种花样碰瓷在中国频频发生,为什么不能杜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责任编辑: 叶净寒  来源:安安新世界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603/222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