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六四”惨案三十六周年祭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政党 > 正文
1989年“六四”惨案三十六周年祭
作者:

遇难者奚桂茹,遇难年龄24岁,北京展览路劳动服务公司职工。6月4日凌晨在二七剧场北口左肩中弹死于人民医院,身后留下一个年幼的孩子。

奚桂茹生活照奚桂茹与她的母亲谭淑琴(80年代的合影,父亲久病在床无照片)

奚桂茹的母亲谭淑琴是北京展览馆的职工,在几年前因患心脏病去世。父亲奚永顺是北京郊区一个农民,因患脑梗在床瘫痪二十多年,2023年12月10日去世。奚桂茹的父母育有一儿一女,女儿的不幸,让他们夫妻两人饱受心灵的痛苦。

遇难者王卫萍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应届毕业生,暑假过后将会正式成为北京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她在木樨地为抢救伤员中弹,一颗子弹击中她的颈部,她倒下了,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来。

她的母亲朱玉仙在2022年因病去世,时隔两年父亲王德义于2024年11月也因病去世。每每我们其他难属去看望他们夫妇两人,一提到他们的女儿他们总会流下伤心的眼泪,他们拿出珍藏的女儿遗物给我们看,他们培养了一位善良有医德有勇气的好女儿。

在万安公墓王卫萍的墓前原先是立有一座无字碑,现在经过家人的重新修葺王卫萍之墓几个金色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人们会记住这位在危难时刻不顾自己的安危救死扶伤的年轻人。

王德义与朱玉仙夫妇

受伤者赵金锁,6月4日凌晨,他在复兴门双腿膝盖处被两颗子弹击中,被市民送到宣武医院,经过医院的抢救,虽保住生命但双腿落下终身残疾,他于2024年12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69岁。赵金锁自“六四”惨案后勇敢地参加签名,这是难能可贵的勇气。

伤残者赵金锁

2013年由蒋培坤先生执笔,天安门母亲群体共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六四”惨案解决的途径作了深刻地阐述

“六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政治改革的开启,有待于政治制度的转型。这取决于海内外各个政治派别、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取决于朝野之间各种政治诉求达成最基本的共识。这个共识目前并不存在。这就需要依靠民间和官方的对话、谈判。对话、谈判的成与败,一如人心之所向,民意之所归。

我们作为“六四”受害者群体,作为天安门母亲,有足够的信心,也有足够的耐心;我们这一代人过去了,还有下一代。我们的要求仍然是这样三条:

(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专门的“六四”事件调查委员会,对整个“六四”事件进行独立、公正的调查,并向全国人民公布调查结果,包括公布此次事件中的死者名单及人数;

(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责成政府有关部门按法定程序就每一位死者对其亲属做出个案交代;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专项的“六四事件受难者赔偿法案”,依法给予“六四”受难者及受难亲属相应的赔偿;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天安门母亲网站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531/222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