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图为2016年4月20日,人们走过奢侈品牌Gucci位于北京的专卖店旁。(Fred DUFOUR/AFP)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奢侈品市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全球奢侈品巨头古驰(Gucci)继年初关闭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和芮欧百货两家标志性门店后,日前再次宣布将于6月2日关闭位于上海比斯特购物村的奥莱门店,这一连串的关店举措引发业界对中国奢侈品市场前景的深度担忧。
据《第一财经》报导,有消费者近日收到古驰比斯特上海购物村店员工发出的闭店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该奥莱店曾是比斯特上海购物村业绩最为突出的门店之一,其关闭无疑加剧了外界对古驰在华业务表现的忧虑。这也标志着古驰在中国市场的战略收缩正在加速推进。
事实上,古驰的关店行动并非始于今年。自2024年下半年起,该品牌已在中国大幅调整店铺布局,先后关闭了福州、大连、沈阳、太原等地的四家门店。
今年2月,古驰又同时关闭了上海芮欧百货店和新世界大丸百货店,使其在上海的门店数量锐减至7家。这意味着在素有奢侈品商圈之称的南京西路,古驰目前仅剩上海恒隆广场一家门店。(延伸阅读:意大利奢侈品牌古驰关闭上海两家标志性门店)
从2010年开始快速扩张、门店数量一度超过80家的古驰,如今正面临着在华业务的全面收缩。古驰母公司开云集团表示,古驰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市场消费疲软、品牌转型调整未达预期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此前表示,高端奢侈品牌逐渐低迷,既与整体经济大环境有关,也与这些品牌在中国新一代消费者心中重要性下降存在关联。
古驰的困境只是当前中国奢侈品市场寒冬的一个缩影。其它奢侈品巨头同样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公司瑞士历峰集团(Richemont)旗下的电商平台Yoox Net-a-Porter已于3月20日正式关闭其在中国的所有线上平台,包括天猫店铺、微信小程序、小红书和抖音旗舰店,并于4月22日终止售后服务,标志着其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全球最大奢侈品公司LVMH的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同比仅微增1%,而包含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不包括日本)营收则下滑约11%。
根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2024年中国内地个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计下降18%至20%。报告指出,消费者信心不足、支出趋于谨慎是市场收缩的主因。即便是高净值客户(VIC)也趋于保守,更多选择将消费转向保值型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