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共船在太平洋海底电缆附近徘徊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报告:中共船在太平洋海底电缆附近徘徊
有报告指出,中共渔业调查船“淞航号”在公共海域的关键基础设施附近“故意徘徊”。报告认为,该船的活动更可能与海底测绘或监视有关,而非其声称的“捕鱼”活动。

中国散装货轮“伊鹏3号”在2024年11月涉嫌破坏2条海底电缆被瑞典当局通缉。图为2024年11月20日,伊鹏3号停在丹麦卡特加特海峡海域,跟本文无关。

有报告指出,中共渔业调查船“淞航号”在公共海域的关键基础设施附近“故意徘徊”。报告认为,该船的活动更可能与海底测绘或监视有关,而非其声称的“捕鱼”活动。

周三(5月21日),《新闻周刊》(Newsweek)报导海事分析公司Windward发表了一份船舶追踪数据分析报告。报告发现,“淞航号”4月的航行轨迹主要集中在日本东部和菲律宾东部的太平洋海底电缆上方及附近区域。这些海底电缆承载了约99%的洲际数据流量,对全球通讯至关重要。

“淞航号”的异常活动引起外界广泛质疑,认为该船可能在收集海底电缆的相关数据,对全球通讯网络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这份船舶追踪数据分析报告强调,“淞航号”的航行轨迹与普通渔船存在“显著差异”。

普通渔船的航线通常较为“自然且不稳定”,而“淞航号”的航行模式则显得异常。Windward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追踪全球船舶行为。

众所周知,中共常利用军事和民用部门推进其政治与经济目标。中国船只曾被指控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在他国海域进行情报收集或海洋研究,这类行为违反国际法。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淞航号”在海底电缆附近航行,引起相关国家和地区的高度紧张。过去两年中,中国船只多次涉嫌损坏或切断海底电缆。例如,今年2月,台湾当局因一艘中国船只涉嫌破坏电缆而拘留其船员。5月,一艘涉嫌2年前用锚拖断波罗的海海底天然气管道的中国货船船长,在香港一家法庭出庭。

Windward还列举了“淞航号”的其它一些“警示信号”,包括其通过自动识别系统(AIS)传输的国际海事组织(IMO)编号与注册编号不一致、所有权记录不明确,以及非法、未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鱼风险评分为中度。

IMO编号是国际海事组织为每艘商船分配的唯一识别码,类似船舶的“身份证号”,用于追踪和管理船舶的身份、注册及活动。“淞航号”的IMO编号不一致,可能表明该船正在进行AIS欺骗(spoofing)或数据操纵,以掩盖其真实身份,这种行为常与非法活动(如规避制裁、走私或非法捕鱼)相关。

4月初,“淞航号”进入菲律宾群岛水域的苏禄海时,引起了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注意。中菲两国媒体对此均进行了不同的报导。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发言人杰伊‧塔列拉(Jay Tarriela)当时向媒体表示,“淞航号”在接到菲律宾无线电呼叫后回应称,该船正前往印度洋进行“捕鱼”。

然而,观察人士指出,“淞航号”的航线显示极为迂回,与其声称的目的不符。菲律宾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名官员表示,他们将持续监视该船,“确保其遵循航线,且不在菲律宾水域内进行海洋调查活动”。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外国船只可在群岛水域进行无害通过,但禁止进行任何调查活动。

北京否认该船从事其它目的。

“淞航号”于2017年下水,是中国首艘远洋渔业调查船,由上海海洋大学运营,船上配备实验室,可进行生物、气象和水文研究。

美国斯坦福大学附属海事分析机构SeaLight的负责人雷‧鲍威尔(Ray Powell)在社交媒体X上发帖说,“还记得中国的淞航号调查船吗?……这艘船告诉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它正前往印度洋‘捕鱼’。现在,Windward分析了它的活动模式,表明它最喜欢海底电缆。”

中共外交部和菲律宾外交部没有回应《新闻周刊》的置评请求。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522/222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