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车祸78岁翁撞死3人!高龄驾驶规定如何优化?多做3件事更安全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三峡车祸78岁翁撞死3人!高龄驾驶规定如何优化?多做3件事更安全

新北市三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涉及多人伤亡。一名78岁驾驶行经北大国小旁十字路口时突然暴冲,撞击学生、行人及机车骑士,造成3死12伤。今天下午检警进行遗体相验确认死因,均为遭外力重击导致多重脏器破裂死亡。目前肇事原因尚待调查,这起事故也引发社会对“驾驶安全”议题的关注。

满75岁为何要重新换驾照?年纪大开车会有什么风险?

“明明没三高、双腿勇健、神采奕奕,为什么过了75岁就要换驾照?”事实上这样的规范,正是为了保障驾驶本人与其他用路人的安全。例如高龄医学医师陈亮宇认为,有些人虽仍具备一定的驾驶能力,却忽略年龄增长伴随的退化,包含体能、视力、听力及反应速度,本就难与年轻时期相比。像是患有白内障、眩光、黄斑部病变等眼疾,举凡穿越树荫、进入地下室或停车场,驾驶环境出现光线变化,就可能因视野短暂模糊而增加事故风险。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发现,75岁以上高龄驾驶尤其在“十字路口、夜间驾驶”等复杂交通情境,事故风险也会上升,更容易“明明有看却没看见”、误判距离或其他车辆速度等状况。年龄虽然不是单一风险因素,但在复杂交通情境下,部分驾驶可能因健康变化而需要更多准备。

当然,开车对有些人来说仍是生活上的需求之一,而年龄有时并不直接反映身体健康与否。国卫院学者邱弘毅过去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对于换照年龄的讨论,更要着重驾驶本身的健康状况,例如认知功能或协调反应能力等,除了体格检查合格、还应针对身心状况等方面加强安全评估。

台湾现行高龄驾驶换照规范,是否有优化空间?日本规定70岁起参加“驾驶健检”

许多高龄者驾驶年资深厚、经验丰富,但可能因某些身体状况变化,而需要透过“换照”的制度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

依台湾现行规定,75岁以上如果要继续开车,必须“每3年”依照规定办理驾照换发,并通过体检、认知功能检测。若高龄驾驶未依规定办理换照,将可能依《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处以18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罚锾,并禁止驾驶。

综观国际规范,台湾标准并不算特别宽松。例如,同样面临人口高龄化的日本,70岁以上民众需要参加“高龄驾驶讲习”,像是为驾驶人量身打造的“驾驶健检”,让人更了解视力等各种老化变化,并提供实地驾驶演练与安全提醒,到75岁之后则需定期参加认知测验与路考。

有学者认为,台湾目前的高龄驾驶管理制度整体虽有一定周延性,但仍有进一步优化空间。交通部随即也在20日晚间举行说明会,宣布将修法改善高龄族群驾照管理策略,预计2026年实施新政策,包括换照年龄由75岁下修到70岁、换照考试加强测验项目、增加实地演练,及缴回驾照后提供搭乘大众运输TPASS补助等,预计3个月内提出细部规划。

除了依规定换发驾照,我们还能多做些什么?

艺人吴凤分享家庭经验表示,自己的父亲70岁后,考量自身反应能力下降,主动选择停止驾驶。然而,考量交通便利性与生活需求,尤其在公共运输不发达地区,很多人仍有自行开车的习惯,或许这是开启讨论和思考的好时机:有些突发的状况,我们是不是有机会能提早预防?在符合现行法规的规范之下,我们还能做到哪些事,提升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性?

1.留意用药安全,驾驶前务必了解药物副作用

除了依规定定期换照外,还要留意用药安全。上了年纪难免因为慢性病或各种退化问题而有服药需求,例如止痛药、安眠药,然而有些药品可能引发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等副作用,进而增加开车时的风险。建议在服药期间,务必详阅药品说明,或主动咨询医师、药师,了解是否适合驾驶,如果涉及可能影响判断与反应的药物,应暂缓开车,以策安全。

2.反应变慢是自然现象,驾驶前做好准备更安心

多数人在老年时期的反应能力,都没办法与年轻时期相比,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从源头降低“来不及反应”的风险,减少措手不及的场面,也是方式之一。

出发前养成先检查车辆状况的习惯,如刹车、轮胎、灯源是否正常,不仅提升安全性,也有助减少行车压力。并且事先规划好行车路线,避开交通尖峰与复杂路段、也避免违规驾驶。在驾驶过程中,注意速限不违规、保持车距,同时秉持专注、拉长反应时间,遇突发状况才更能从容应对。

3.保持良好的“驾驶脑”,定期自我检视很重要

日本脑神经外科名医朴启彰提醒,高龄驾驶不只是体力问题,更仰赖大脑的综合能力,包括认知、判断、注意力、视觉处理与预测能力等,共同组成“驾驶脑”机能健康,也是安全驾驶不可或缺的基础。

建议平时自我观察这些大脑功能的状况,例如是否常感到分心、容易走神,或在驾驶时对突发状况反应变慢。日常还可以简单的体操锻炼脑部,透过维持良好的脑部机能、促进整体脑部健康,本身也有助于延缓大脑退化、降低失智风险喔!

【日常锻炼步骤】

坐在椅子上,一边踏脚一边摆动双手。

配合踏脚节奏,一手向前比出拳头,另一手于胸前比出布。换脚时,双手也交替变换姿势。

重复上述动作8次,接着休息10秒,再接续练习下一组。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早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521/222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