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两银子卖了解元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玄学风水 > 正文
二十两银子卖了解元—天下奇谭(248)
作者: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浙江嘉兴有位叫张书未的先生,曾经在嘉庆三年中了解元。

清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就是“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那“状元”就是殿试的第一名。

如果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中了第一名,就称为“三元及第”。

历史上能“三元及第”的读书人非常少。

有趣的是,张书未的儿子张稚春也是解元,但他原本是没有这个解元命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张稚春在还是廪生(注:秀才中的最高等级)时,与同乡的秀才陆某是好友,两人都以擅长写文章而闻名乡里。

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乡试开考前一个月,张稚春与陆某相携去茶肆斗茶。

两人正玩乐间,稚春看见一个人踉踉跄跄跑了过来,原来是自家的一个佃户,便问他为何如此慌张。

佃户说他的父亲因为欠了官银,现在被羁押在县衙里,他经多方借贷,并且卖了家中值钱的东西,才凑够了二十一两银子,正准备去县衙偿还欠款,赎回父亲,他手巾包的就是这笔银子。

稚春便让他坐下来喝口茶,佃农坐下聊了好一会儿才离去,不想竟将银子遗忘在椅子上,陆某偷偷藏了起来,但稚春没有看见。

不久,佃农返回来寻银子,却怎么也找不到,神色十分凄惨,陆某也不承认是自己拿了。

佃农遂向茶肆中的伙计索要,伙计说“门口已经张贴了‘钱物自管,谨防扒手’字条”,所以他们没有责任。

佃农非常绝望,嚎啕大哭起来。

稚春十分不忍,说道:“这是个要紧事,该怎么办呢?我暂且随我回家,再慢慢想办法。

”稚春带著佃农回到家中,请他吃饭外,还借给他二十两银子,让他先去县衙救父,自己则再试探试探陆某。

因为他自己也怀疑是陆某藏了起来,只是当时见陆某不承认,就不好说出怀疑。

第二天,稚春来到陆家,婉言询问,陆某仍信誓旦旦坚称没拿,稚春只得作罢。

头天晚上,陆父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穿着红衣的神明呵斥道:“你的儿子今科本应该中解元,但他已经以二十元的价格卖给张某了。

”陆父醒来后十分疑惑,想叫儿子过来告诉他梦中之事。

当他走到厅堂时,正听见稚春和儿子谈论茶肆失银之事,便暂时将梦中之事咽下,而是责备儿子说:“你如果真的捡到了银子,不妨交出,权当是一次恶作剧。

张兄是你的至交好友,一定不会抓住你的短处不放的。

”但儿子依旧坚决不肯承认。

等稚春走后,陆父将梦中之事告诉了儿子,并语气严厉的说道:“看考试后发榜情况再说。

如果你们两人都名落孙山,我不责怪你;如果你没有考中,而稚春考中,我绝对饶不了你。

”陆某心生悔意,但仍觉得梦中之事是虚妄的,所以最终还是没有吐露实情。

等考试结果公布那天,张稚春果然中了解元,而陆某则落榜。

陆父非常生气,想要严厉惩罚儿子,但被众人阻止。

据说陆某后来一直到老都只是秀才。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人民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520/222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