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厂开始减产停工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工厂开始减产停工—美订单骤减 内需不振 中国工厂减产停工
美中关税战没有缓解迹象,出口美国市场的牛仔裤、家电等产品订单骤减,冲击中国制造业。中国工厂已开始减产、停工。

图为广东东莞的一家制鞋工厂。

美中关税战没有缓解迹象,出口美国市场的牛仔裤、家电等产品订单骤减,冲击中国制造业。中国工厂已开始减产、停工。

大多数中国商品目前面临美国至少145%的关税,美国商品面临125%中共关税;一些中国工厂业主表示,美国客户已经取消或暂停订单,迫使他们减产。

在《金融时报》的采访以及在数十篇社交媒体帖子中,工人们披露生产线停产或工厂停工通知的照片,凸显美国关税开始对中国制造业造成的影响。

中共呼吁出口制造商转向国内市场,但企业主表示,中国国内市场利润低,退货频繁,不可行。

关税冲击中国工厂减产停工

工人们表示,贸易战已导致生产鞋子、牛仔裤、电源插座和便携式炉灶等产品的工厂停产一周或更长时间。一些企业主表示,他们正在减少加班或周末工作。

深圳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会长王馨对《金融时报》表示,许多商家“非常焦虑”,并已告知工厂和供应商暂停或推迟发货。该协会是一个代表2000多家中国商家的行业组织。她表示,一些工厂停产一到两周。

三名与制造商合作的广东工厂招聘人员表示,越来越多的工厂正在减少加班和周末工作时间,而那些最依赖美国订单的工厂才让全厂休假。

“我们的出口订单消失了,所以我们暂时停工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28岁福建塑料厂工人说。她说,到目前为止,工厂已经停产一周。

杭州星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内窥镜检查套件,主要销往美国市场。该公司告知全职员工,他们可以利用4月份的剩余时间寻找新工作,并为他们提供了猎头机构的联系方式。

“我们不知道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工厂老板施女士(她不愿透露全名)说,“我们只能拭目以待,别无他法。”

浙江一名26岁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表示,他工作的玩具厂产品主要销往美国,管理层不得不给工人放了大约两周假期。“目前情况并不容易。”他说道。

广东省东莞市德宏电器制品厂高管给工人放了一个月的最低工资假,并表示在客户暂停订单后,工厂“近期面临巨大压力”。

密切关注中国制造业和劳动力状况的《中国劳工通讯》创办人韩东方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工厂停工范围有多广。“中国制造业的重组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工人将面临损失。”他说道。

高盛集团估计,多达2000万人——约占中国劳动力的3%可能受到对美出口的影响。如果中美两国全面脱钩,将令本已因大范围减薪和裁员而精疲力竭的劳动力市场陷入混乱。

转向国内市场“不可行”

中共政府强烈呼吁出口商寻找国内买家,以替代美国市场。但企业担心转向国内市场会遇到各种复杂情况。

路透社报导,在中国东部经营服装厂的钱伊诺(Eno Qian)表示,她每卖出一件产品,就能赚到20元人民币(2.74美元),而国内销售的利润仅为其十分之一。因此,对于她受关税冲击的生意来说,转向国内市场“不可行”。

许多依赖出口的工厂都抱怨中国市场存在国内需求疲软、价格战、利润低下、付款延迟和高退货率等问题。

钱伊诺表示,她“决定不进行国内销售”,因为利润微薄,而且中国零售商不按时付款,或要求退回未售出商品,都会造成“现金流风险”。

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经济学教授史鹤凌对路透社表示:“在中国,由于竞争激烈,利润非常微薄,有时甚至几乎为零,如果一些出口商转向国内市场,可能会导致他们破产。”

“这将进一步削弱消费能力,因为如果人们破产,显然他们就没有收入在国内市场购买。”他说。

钱伊诺表示,由于美国关税,她的销售额损失了30%,不得不裁员。“最糟糕的情况是,我们可能不得不关闭工厂。”钱女士说。

在中国南方经营一家内衣厂的连大卫(David Lian)表示,国内市场“对价格极其敏感,推广成本高昂,退货频繁”。

他表示,外国客户下大额批发订单,而中国市场主要以“零售和小批量”为主。他正在中东、俄罗斯、中亚和非洲寻找新客户。

刘女士在宁波一家工厂做照明产品出口生意,她只透露了自己的姓氏。她表示,需要聘请一个单独团队来推动国内销售。

“我们公司规模小,没有精力去做这件事。”她说。

责任编辑: 方寻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425/220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