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宗大观年间,京师有一位御医名叫耿惠,他买了一个婢女,既漂亮又聪明,已经买了一年多。
一天,这婢女站在大门外面,有一个小孩路过,忽然跑上前冲著牌女叫母亲,对她特别恋恋不舍,婢女也很怜爱地抚摸这孩子。
小孩回到家后,便对他父亲说:“我母亲就在某人家中。
”但当时小孩母亲已经死去一年多了,因此他父亲并没有相信。
但此人还是去妻子的坟墓看了看,结果发现那坟墓像是被盗墓贼挖开一样,里面已经不见了妻子的尸体。
此人回到家,便带著孩子先找到耿惠的邻居,打听那婢女的姓氏,果然就是他妻子。
于是就假扮作一个货郎,在街上来回徘徊,等到婢女又出门时,便赶过去与之相见。
婢女见到他,连忙把他叫过来,说起和他分别的辛酸,说著说著就哭起来。
又对旁边人说:“这是我丈夫,那小孩子是我儿子。
”耿惠听说了此事,很生气,责备她说:“去年买你时,你本来没有丈夫,有契约和中间人可以验证,你怎么敢这样骗我?”没过多久,婢女丈夫告到了开封府,府尹派人调查这牌女究竟是打哪来,婢女却糊里糊涂的记不起来,只说:“我走到一座桥,迷了路,被一个牙婆带走,迫于饥饿,只好卖掉自己。
”牙婆也说:“确实是在广备桥遇见的她,她求我带她回去,我给她饭吃,后来就卖了她偿还饭钱。
”府尹没工夫深究这种案子,便叫婢女丈夫偿还取黑买她的钱,而耿惠则把婢女还给她文夫,但耿惠不同意。
婢女文夫就又上诉到御史台,调查还没出结果,那婢女就又不见了,这官司才最终不了了之。
后来不到一年,耿惠就死了,他的家族也自此衰落。
——《夷坚志》原文:大观中。
京师医官耿惠。
买一待媒。
丽而点。
逾年笑。
尝立于门外。
小儿过意。
认以为母。
卷恋不忍去。
牌亦持冷之。
儿归告其父日。
吾母乃在某家。
时其母死既祥笑。
父未以为信。
试往殡所视之。
似为盗所发。
不见户。
还家携儿。
竭耿氏之邻。
密访牌姓氏。
真顾妻也。
即伴为贩者。
排何道上。
同其出而见之。
麦呼使前。
与叙别意。
继以泣。
语人日。
此为吾夫。
小者吾子也。
耿闻之怒。
诉责之日。
去年买汝时。
汝本无夫。
有契约牙会可验。
何敢尔。
天诉诸开封。
迹所从来。
婢胃然不省忆。
但云。
因行至一桥。
迷失路。
为牙妃引去。
追于机饺。
故自。
牙妃亦言实遇之于广备桥。
求归就食。
逐菁以偿欠。
京尹不暇究始末。
命夫以余直偿耿氏。
而取其妻。
耿氏不伏。
夫又诉于御史台。
整会未竟。
复失妇人。
讼乃已。
不一年。
耿患死。
家亦衰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