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如何,全凭你的着眼之处。(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晚清重臣曾国藩曾言:“谋大事者,首重格局。”何谓格局?是视野,是心胸,是一个人面对人生风浪的姿态。它不关乎出身,不在于金钱,而关乎你看世界的高度和处理事务的气度。要判断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不妨从以下三点着眼。
第一,能否吞下委屈,方显气度之深。
人生难免遭遇挫折与误解,而一个人的格局,就藏在他如何对待委屈中。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被关27年,却在就职典礼上邀请曾看守他的三名狱卒观礼,并当众致敬。他没有让怨恨左右,而是用宽容赢得尊敬,展现非凡格局。
相反,格局小的人常被情绪困住,沉溺于抱怨、愤怒、自怜。真正有格局的人能化委屈为力量,于苦难中升华自己。委屈不是耻辱,而是成长的土壤。别人在意你是否爆发,你却要在意自己是否沉稳,这便是格局的分水岭。
第二,是否谦卑,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卢梭曾说:“最有学问的人,总是谦虚谨慎的。”谦卑并非软弱,而是强者的修养,是见过山河后仍懂得低头的气度。
纪晓岚游五台山的故事便是一例。起初,方丈只视他为普通人,粗茶淡待;得知他是礼部尚书后,才献香茶、索墨宝。纪晓岚留下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好茶。”言辞之中,既有讽刺,又显格局。
在人与人交往中,有三种视角:俯视、仰视和平视。格局大者,永远平视众生,不因身份而傲慢,也不因他人地位而自卑。他们看重人的本质,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价值。正如大智若愚的中庸之道,那些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从不炫耀自己的优越。
第三,是否勇于承担,决定你能扛多重的责任。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梁启超说:“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真正的格局,源自敢于承担的精神。
扛得起责任的人,视困难为磨砺,不推诿、不退缩。有担当的人,不只在顺境中挺身,更能在逆境中坚定。他们不把失败当羞辱,而是经验;不找借口,而是找方法。
历史上,无数肩负家国重任者,皆是扛事之人。今日之社会也一样,不论家庭还是职场,格局大的人往往是那个敢站出来、扛下责任、不计得失的人。他们看得远,忍得住,挺得起,因此也能成就更多。
中共近年推崇“担当精神”,强调干部要有“能扛事、敢负责、善作为”的气度,背后所指,正是对格局的深刻认知。而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面对生活时应有的姿态。
结语:
人生就像一场登山。格局大的人,站得高、望得远;格局小的人,困于眼前、局限一隅。吞得下委屈、守得住谦卑、扛得起责任,是一个人格局的三块试金石。无论你身处何种境地,愿你都能拓宽自己的格局,放眼山河,步步为营,终至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