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Nvidia 最近发布一个由电影Star War(星球大战) 启发的 AI Robot - Blue, 外型像极电影中机器人名R2D2的进化版。 小时候的我总觉得家中的有线吸麈机就是R2N2, 跟吸麈机一样高的我往往常试拖曳它,或蹲在它面前说话。
电影Star War 在1977首次发表,48年后人类世界真的发明了机器人。黄仁勋跟机器人Blue 说 “Hey Blue, listen, How about let’s take it home , it’s lunch time. “ Blue 知道自己在台上的时间不能再多时,像小孩子般垂下头, 满是失望。 黄仁勋见状即赞它 “you are good” Blue又回复开朗,自信满满的按指示站在黄仁勋旁。 机器人虽然没有脸部表情,但动作𩆜巧矫捷, 像个乖巧小孩子,很逗趣。
妈妈说: “呢个世界真系会有机器人,将来你老了,一个人时记得买个机器人来照顾自己, 这个Blue 太矮了,你带他出街,落雨佢都帮唔到你担遮,你仲要顾住佢,多鬼余。你都系买个人型机器人(humanoid robot)实用D,起码够高,抹露台都醒目D啦。” 我则觉得人型机器人不可爱,外型又不酷,在YouTube 搜寻一下人型机器人,原来美国出产的又有,中国又有,印度又有,芬兰又有,德国Mercedes 也正在研发,Tesla 更会在今年推出一个cooking robot。看来每个国家也落注机器人市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既然人工智能是时代的转变点,任何国家也不容错失。
英国也有硏发机器人,不过就是G7中发展机器人最慢的国家。此个进度不知道会否是blessing in disguise,因为机器人的发展等如当年的工业革命, 生产机械化促使大批劳动力失业。虽然英国发展人型机器人落后, 可是日常细节已慢慢发现机器人的足迹。 前日带妈妈及契爷去NHS验血,早上抽血,翌日的早上已有结果,测试结果都属正常水平。NHS app 有个GP message (医生讯息) 把结果详细列出并指示维持现有药物,那医生名GP Autobot,估计机器人医生负责将所有病人的测试结果筛选然后分流,严重个案才交给人类医生负责。 此项分流已减省了起码一个初级医生及一个行政人员的人手或工作量。
英国财长Rachel Reeves 坚定不移地决定在四月如期把最低工资调升至£12.21,雇主供款的国民保险金(NI) 由13.8% 加至15% 。此项政策令每位员工成本达至£18.5/小时,直接增加小公司成本。High Street 有间由印度人经营的NHS药房, 印度籍老板说生意难做, 其一是90% 收入都依赖NHS经费, 药房以此笔经费买药,聘请员工,为病人配药,送药等。此笔经费10年没有增加,反而药物成本,及人工就不断增加,变相药房的边际利润不断委缩。印度籍老板说此区的生意还可以,有些行家在人口老化的社区简直哀鸿遍野,不得不壮士断臂。
由于人工成本一再提高,假设员工每天上班9小时,以最新的最低工资加雇主供款及有薪假期计算,假设一个以最低工资支薪员工一个月上班20日, 每月工资已达£3330,一年已达£39960 。小药房的老板说他倒不如把£39960 一次性投资在人工智能,希望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赚不到就唯有省下来。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Boston Consulting Group 最近的调查就反映了51%的英国企业计划把增聘员工的资源,拨入投资AI, 预计此方法可以长期对冲最低工资上涨及国民保险金的供款压力。被AI取替的工种会越来越广泛,失业人口会越来越多。
尼采有个经典的哲学观点名永恒轮回(Eternal Return) 人生的经历会不断重复下去,现在经历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再经历,就像一个循环,没有止境。其实不止人生,宇宙万物的原理就是一埸永恒轮回,从前的历史,今日会再次发生,18世纪中有工业革命,机械化令经济更有效率,同时令很多人失业,产生社会问题。如今AI 取替人类,是另一场智能革命。
虽然大家也依赖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是不用交税,人反而要。当人工智能令大量人口失业影响库房收入时,以英国政府思维,自然会有人工智能税,使用成本提高,就能简接保护人类的工作,美其名的解释有很多,重点是你要替机器人交税。
咦! 我觉得自已可以做财长。
我们的世界在转变,不止是人工智能革命,迎面而来的是一场时代的交接。
大英帝国崛起前,17世纪统领全球是荷兰帝国,荷兰以贸易为基础,在世界各地沿岸港口建立商业及军事据点,也藉着殖民地延申,控制国际海上航线及战略前哨站。当年荷兰的领导地位等于今日的美国。荷兰帝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业,航海技术促使跨国贸易,由荷兰国会成立的荷兰西印度公司及荷兰东印度公司几乎垄断整个欧洲的战略航运及南美洲与非洲好望角的贸易,那是荷兰的黄金时代。
18世纪的英国凭着廉价劳力把荷兰的造船技术复制并改良,英国的跨国贸易蓝图徐徐展开,荷兰帝国受到新兴英国的威胁,两国短兵相接,在1780-1784年间第4 次英荷战争(Forth Anglo Dutch War) 荷兰不敌英国,才丧失帝国霸主地位,不得不把殖民地及贸易垄断权让给英国。荷兰帝国的崩溃除了打败仗外,还败在因为全球扩张而国债越滚越大。最后,在1799年世界金融中心更由阿姆斯特丹变成伦敦。
常说有竞争才有进步,宏观来看假若没有英国的廉价造船技术,世界永远停留在荷兰帝国的年代,可是在荷兰的角度,当然希望千秋万世。此情此景,英国对荷兰,又会否是今天的美国对中国呢?英国也会有廉价劳工?李嘉诚未发达前也只是穿胶花啦,发了达的英国才不做工业,英国如是,美国如是,将来的中国亦如是。
任何国家都有其命运,然而大家的命运也是一种起承转衰,若以曲线图来论就像一座山的曲线,由低至高,高至低,分别在于不同国家在不同时代处于不同的中,高,低点。大英帝国的盛世时,美国处于中点,二战后,美国作为战胜国,成为世界霸主,处于高点,英国退下帝袍处于中点,那时的中国在低点。
如果再宏观来看,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循环,每个地方也有一个起承转衰,而一个国家的衰落等于另一国家的盛世。荷兰交棒给英国,二战后,英国交棒给美国。不过每个霸权的交棒都一定会有战争,大家打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因此人类世界永远也有战争,不是世人学不懂和平,而是我们的政冶领袖需要战争来力争武林盟主的位置,延伸经济,希望民族可以富过一世纪。
做世界霸主其实有什么好呢?就是拥有世界储备货币(Global Reserve Currency)的地位,例如美国,美元的主导地位令美国保持经济优势及影响力。全球贸易如石油都由美金作交易。由于其他国家如欧盟,日本,中国为了贸易,及长期需要,也会持有美元,美债,美股等,令美国的国家借贷成本相对便宜,此下解释了美国每次遇上金融危机时,都可以藉着印银纸来解决问题,而没有hyper-inflation,因为整个基石有其他国家持续地持有美金而支撑著。硬实力的优势也带来美国软实力,例如,美国教育,美国文化及娱乐。
此世界没有免费午餐,作为全球霸主首先要好打得,唔打得也要好睇得,因此美国在全世界占有800多个军事基地。随着911后的阿富汗战争,中东问题等令美国的军事支出异常庞大。此项支出加内部经济委缩令美国负债高企。任何帝国的衰落都由巨债开始,古罗马如是,荷兰帝国如是,英国亦如是。
当特朗普2.0未上任前,全世界还是年年孭债年年过,依然维持以美为首的Balance of Power,可是特朗普2.0上埸后带来的关税保护主义,打击欧洲盟友及加拿大,以黑帮的姿态威吓加拿大及格陵兰,称俄为友,称泽连斯基为Dictator,视盟友为害,撤出世界军事参与等政策也渐渐有迹可寻,种种的意想不到其实是积弱的果。外交政策一下急转弯,令全世界突然聚焦美国,才发觉他的帝袍有些松脱,转身露出年月萎缩的肌肉,世界秩序开始转变。
Bridgewater Associates 创辨人Ray Dalio著作了一本书名 “Principles For Dealing With 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2021年出版),他说此世界有3种大秩序在改变,1)金融秩序,2)国家内的政冶秩序, 3)国际间的地缘跌序。
此3 个大秩序下有5个推动力,分别是1) 国家债务推动,2)内部政治推动:右翼vs左翼,不同人对金钱及价值观的不同引致的社会纷争。3) 地缘政治:一个当权国,被后来赶上的新势力挑战。4) 地球灾难:如火山爆发,地震,旱灾,水灾,火灾,疫情。5) 人工智能。
书中更分晣要成为世界第一是有条件的,首先1)教育制度要好,好的教育才有人才为地方创造优势。2)商业,科技,创新及竞争力要强。3)军事强大,要好打得 4) 经济要持续发展 5) 负债要低,才能保持货币强势 6) 有效政府管理,防止内部腐化。
跟很多经济学家及历史学家的想法一样,Ray Dalio 认为每个帝国都有一个起盛转衰的周期。大局有大局的周期,大局脚下的小局也有自身的周期。根据历史,一个帝国大约有250年,衰落后又是另一帝国开始。荷兰帝国有200年,大英帝国有250年, 美国由1870年至今才155年。若以200年为一个平均寿命期,50年的时间好短,会否还有多100年呢?
No one knows what the future holds, 但Ray Dalio 认为帝国交接期的条件因素已经出现,包括美国国债庞大, 经济委缩,另一桃战国的掘起等。他更认为美国现在的轨道点(trajectory point) 跟中国相乎,然而美国正在沉沦,而中国正在上升。Ray Dailo未算是大中国的盲撑者,不过他比较看好中国,他认为中国虽有债务问题,但技术上中央政府尚可效控制局面,同时他觉得中国有取代美国之能力。
我认同中国在现今世界绝对不弱,尤其成绩在bell the curve 的方法下,于世界更是名列前茅,可是如果以成为世界霸主的6项条件上来看中国,(教育,竞争力,军事,经济,金融稳定,政治稳定) 目前的中国还未及当年初入盛世的美国及英国。
整个世界的规律秒秒在变,像地壳下的暗涌,只是暗涌有时快,有时慢。2025的今天,暗涌急速了,我们感觉到了,地层板块随着喑涌的力量而撕列。没有一王统领的天下,新的霸主又未成熟,世界可能变成众国鼎立的多极世界(Multi Polar World),像19世纪的后拿破仑时代的Concert of Europe, 当年英国,奥地利,俄罗斯,德意志帝国摧毁了拿破仑帝国,各国对战争疲累了,就成立一个制度,希望保护各国利益,同时力保势力均衡,达至一种Balance Of Power。
后来,德意志帝国的强势领导Bismarck把德国统一了,令德国变得特别强大,当某一个国家变强了后,就自然不甘守于一个条约。因为一个大国需要不断扩张才能延续国运,像一个巨人,他不能吃素的。再往后的历史就是一战及二战。
世界目前很脆弱,只要有一个国家蠢蠢欲动,敢于挑战一个现状, 被挑战的国家也不得不还击。当年的德国会否是今日的中国,或美国呢?
世界有很多循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和平久了自会战争,战争久了自会和平。像尼采的永劫回归般,现在经历的事情,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再经历,就像一个循环,没有止境的,不断重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