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川普总统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理念,宣誓就职开启第二任期。图:翻摄川普脸书(资料照片)
就在2025年1月20日,川普总统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理念,宣誓就职开启第二任期,其政策蓝图涵盖内政、司法与国防、外交三大面向,致力重振美国经济与国际领导地位;此外,聚焦于推动能源独立、强化制造业与边界安全,并重申对中国的强硬立场;同时,川普演说展现鲜明的英雄主义与个人色彩,强调政策实用主义与唯美国独尊。然而,这一蓝图引发国内外分歧,加剧美国内部矛盾及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对于台湾而言,川普的政策虽带来深化台美合作的契机,但也增加成为谈判筹码的风险,需审慎应对未来挑战。
一、美国优先铺成川普2.0就职演讲
在2025年1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川普总统阐述了以“美国优先”为核心的新政策蓝图,涵盖以下三大方面,目的在于推动美国进入新的繁荣时代。
(一)内政与经济政策:川普重申“美国优先”的原则,强调恢复国家主权、繁荣和全球尊重,致力于使美国再次成为世界的领导者;此外,他宣布美墨边界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计划加强边界安全,严厉打击非法移民和毒品犯罪,并结束“出生公民权”;再者,川普表示将推动能源独立,结束“绿色新政”,恢复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并强化美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产业的复兴;同时,他还承诺降低生活成本,特别是对中产阶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并成立“政府效率部”以提高联邦政府的效率。
(二)司法与国防政策:川普承诺恢复宪政法治,捍卫言论自由,停止政府审查,并打击政府腐败与不公平的司法制度;同时他强调将重建军队,以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专注于打击外部威胁,并结束对军队的政治化实验。此外,川普表示将终止种族与性别的社会工程政策,倡导以能力为基础的社会,并明确政府只承认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
(三)外交与国际政策:川普对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提出警告,主张美国重新主导该地区事务,并计划收回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另外,他还强调美国在国际秩序中的领导角色,计划退出《巴黎气候协定》,提升能源出口,并重新评估贸易关系,将对外国商品征收关税;并且也激励全国团结与爱国精神,宣示美国将迈向“黄金时代”,并表示“美国的黄金时代现在开始”。
二、正负评价川普2.0就职演讲
(一)正面评价:一则是政策明确,演说内容清晰,聚焦于美国内部的复兴和全球地位的重塑。他强调将通过一系列行政命令,迅速推翻前任政府的政策,并实施新的贸易关税、移民限制和行业监管改革,展现了明确的政策方向;二则是强调实用主义,演说中,川普重点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和能源领域,承诺推动美国的能源独立,恢复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并强化美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产业的复兴,这些举措旨在提升美国的经济实力;三则是激励民心,川普的演说激发了爱国情怀,宣称“美国的黄金时代现在开始”,鼓舞民众团结一致,为国家的未来共同努力,为美国民众描绘了充满希望的愿景。
(二)负面评价:一则是分裂与对抗性,川普的强硬立场和对前任政府的严厉批评,可能加剧国内政治分裂与社会矛盾;而他在演说中攻击政治对手,并重提过去的政治争议,这种对抗性的语言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对立;二则是环境政策倒退,川普宣布终止“绿色新政”,恢复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这可能对气候变化治理造成负面影响,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批评,认为美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出现倒退;三则是单边主义风险,强调“美国优先”的政策,将导致美国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单边主义,损害与盟友的合作关系,增加全球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在贸易和外交领域,引发其他国家的担忧。
三、个人风格演变为两次就职演说的差异
(一)语气风格的转变:2017年的演说以“美国大屠杀”为主题,描绘了美国面临的严峻挑战,语气阴郁,强调国内问题,呼吁全国团结,恢复国家对人民的承诺。相较之下,2025年的演说更具个人色彩,川普多次提及自身经历,包括法律挑战和遇刺未遂事件,语气更为自信和对抗性,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命运相连,表现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
(二)政策重点的调整:在2025年的演说中,川普重申“美国优先”政策,宣布一系列行政命令,涵盖移民、能源、贸易和国家安全领域,强调美国的衰败已经结束;此外,他承诺加强边境安全,打击非法移民,宣布美墨边界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计划加大对非法移民和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另外,他宣布推行能源独立,结束“绿色新政”,恢复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强化美国制造业,特别是汽车产业的复兴;而在文化议题上,川普批评教育中关于种族和性别的内容,强调恢复传统价值观,终止种族与性别的社会工程政策,宣导以能力为基础的社会,而上揭议题在2017年的演说中并未涉及。
(三)演说内容的丰富:2025年的演说明显长于2017年,内容更为广泛,涵盖从内政到外交的多个方面,显示出川普在第二任期内更为宏大的政策抱负。他强调将重建军队,以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专注于打击外部威胁,并结束对军队的政治化实验;同时,他对中国在巴拿马运河的影响力提出警告,主张美国重新主导该地区事务,计划收回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这些内容在2017年的演说中也未出现。所以这种转变不仅展示了川普个人风格的演变,也反映了他对美国所处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因应。
四、强硬立场影响美国政局走向
(一)共和党内部加强保守派影响力:随着川普的就任,巩固了他在共和党内的领导地位,推动党内政策向更保守和民粹化的方向发展;而他所倡导的“美国优先”政策,强调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将使共和党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更加倾向于强硬立场,影响美国的内政和外交走向。
(二)两党对立升级:川普的强硬政策和言辞将进一步加剧与民主党的分歧,导致国会两党之间的对立升级,而这种政治极化将使立法过程更加艰难,影响政府的运作效率和政策推进,甚至可能引发政府停摆等政治僵局。
(三)社会分裂延续:在移民、种族、性别等敏感议题上,川普推行的保守政策可能引发社会各界的抗议和反对,导致社会矛盾加剧,有如对非法移民的强硬打击和对LGBTQ(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酷儿/疑性恋及其他性别与性取向)群体权益的限制,将引发相关群体的强烈反弹,进一步撕裂美国社会的团结。
(四)政策落实挑战:尽管川普拥有行政权力,但在推行其政策时,可能面临来自司法机构、国会以及州政府的阻力,而这些权力机构之间的分歧将影响政策的有效实施,导致政策落地的效能和稳定性受到挑战。
五、唯美国独尊不利全球政治格局发展
(一)可能的国际关系变局
川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将导致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尤其他在上任后数小时内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这是美国十年内第二次退出该协定,否定了全球应对气候变迁的努力;此外,川普在竞选期间表示,将对进口商品征收高达20%的关税,并计划实施大规模的非法移民遣返行动。这些举措可能引发全球贸易紧张,削弱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性;同时,对国际组织的支持减少,将削弱全球治理机构的有效性;而与盟友关系的重新定义,将导致全球安全架构的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川普的政策将可能使国际体系更加碎片化,增加全球事务的不确定性。
(二)可能的中美关系变局
川普的连任将使得中美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因为在川普首个任期内,对中国发起贸易战,采取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在第二个任期内,预计他将延续这一强硬态度,并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经济制裁力度。此外,川普对中国在南海的军事扩张表示关切,将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与行动,增加与中国的战略竞争。而上揭举措将导致中美关系进一步紧张,增加地区不稳定性。然而,川普的交易性外交风格也可能带来一定的灵活性,为双方在特定领域的合作留下空间,减少发生“安全困境”出现的可能性。
(三)可能的东亚变局
川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将也会对东亚产生深远影响,因为他在竞选期间表示,将要求日本、韩国等盟国承担更多的防务费用,否则将减少美军驻扎,果真如此将导致美日、美韩同盟关系出现裂痕,削弱区域安全合作;此外,川普对北韩的核武计划持强硬立场,将重新评估与北韩的外交策略,增加半岛紧张局势;在经济方面,川普将重新谈判或退出与东亚国家的贸易协定,强调双边协定以取代多边框架,这也将影响东亚的贸易格局,增加经济不确定性。所以东亚将面临安全与经济双重挑战与困境。
(四)可能的美中台变局
随着川普新政权的开始运作,使得美中台关系将更加复杂。基于台美之间建立在地缘战略、经济相互依赖、民主价值共享等“结构性深层关系”的基础之上,所以川普长期以来对台湾大力支持,在强调台湾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重要伙伴的同时,又批评中国对台湾的军事压力,所以就任后会持续加强对台军售,提升台湾的自我防卫能力;然而,川普的利益性外交策略,将使得台湾恐面临成为美中谈判筹码的风险,因为美台关系的深化将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应,增加台海紧张局势;而美国对台军售的增加,提升台湾的防卫能力,但也将使得中国认为是美台对其的刻意挑衅;至于经济合作的加强,将促进台湾经济发展,也会引发中国可能采取的制裁措施。展望川普主政后,美中“军事、外交与经济”博弈白热化的情势发生在所难免,是以台湾的发展战略则更须自主与灵活。
六、台湾尤须审时度势
综观川普的第二次就职演说以“美国优先”为核心,强调实用主义,展现重振美国经济和国际领导力的宏图。然而,其政策蓝图既带来深刻影响,也引发争议,在内政方面,他计划重塑美国能源与制造业,强化边界安全和国家治理效率,目标是恢复国家主权与繁荣;在外交上,川普对中国贸易和巴拿马运河问题表现出强硬态度,并重申美国在全球秩序中的主导地位;然而川普的政策方向将加剧国内分裂与两党对立,与此同时,川普的单边主义将削弱多边合作,增加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至于对中美台关系而言,川普的利益性外交增强了台美合作,但也可能使台湾成为谈判筹码,尤须台湾审慎度势以为因应。
(作者为国策研究院资深顾问、开南大学国家暨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