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太空”网站18日报道,日本科学家在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收集到的火星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火星地下深处存在液态水,其规模很可能如同海洋。
报道称,科学家去年曾提出,基于对火星地震期间检测到的地震波速度进行的分析,火星地下深处,特别是距离地面约7.1至12.4英里(约合11.5至20公里)之间的岩层可能是“浸泡在液态水中”。如今两名日本科学家找到了支持火星深处存在液态水的更有力证据。“许多研究表明数十亿年前火星上存在液态水,最新的模型表明如今火星上依然存在液态水。”
据介绍,最新研究基于“洞察”号探测器搭载的SEIS(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器收集的火星地震数据。该仪器是有史以来第一台在火星上运行的地震仪,它于2018年至2022年期间收集了大量火星地震波。据介绍,火星的地震波和地球的地震波类似,主要分为三类:振动和传播方向一致的P波、振动和传播方向垂直的S波以及沿着火星表面传播的表面波。这项新研究的重点是P波和S波。其中P波传播速度快,而S波较慢,且不能穿过液态水,因此测量这两种不同地震波的信号强度以及它们到达地震仪所需的时间,就可以揭示火星地震波传播的地下介质密度和成分。
日本科学家对火星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火星地下的岩石特性在距离地面6.2至12.4英里(约合10公里至20公里)的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与以前研究认为的“可能存在火星液态水”的位置非常接近。进一步研究显示,火星地下10至20公里深处的岩石很可能为多孔结构,其中填满了液态水。
为了根据地震数据验证他们的假设,两名日本科学家还利用与火星岩石性质非常相近的一种玄武岩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在潮湿条件下,后者反弹的地震波特征与火星探测器测得的数据很相似。
“太空”网站称,此前的研究估计,火星地下深处可能有如海洋般足以覆盖整个星球的液态水。“如果能够证实火星地下存在如此多的液态水,那么就存在火星上有微生物活动的可能性。”不过报道承认,以当前的技术,人类还无法接触到火星深处存在的液态水或者可能存在的任何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