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黎世报》聚焦中国一二月份个人消费有所上升,但指出这还算不上可持续的好转。
报导写道:“中国消费者在长期保留之后,开始打开钱袋子。今年一二月份,中国零售业上升了4%。专家此前的预计仅为3.8%。12月零售业仅增长了3.7%,11月为3%。”
“政府的以旧换新政策也是推动力之一。人们可以用旧家电、旧汽车以及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抵换打折的新品。单单1月,政府就为此提供了约合100亿瑞士法郎的补贴。”
“1月底过年,中国人也花了更多钱去饭店吃饭、旅游、去影院看电影,是2019年以来最高的一次。”
“两周前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总理李强推出了大量措施,促进消费。比如,政府计划降低学前教育费用,提供国家育儿补贴,为农村人口提供医保补贴以及略有提高的养老金。”
“此外,北京还计划为农民工在所就业的城市提供社保渠道,比如子女入托、当地医疗等。”
“专家和中国公众如今等待这些提议的具体落实。国务院和中共中央委员会周末的共同会议却几乎没有提供新的细节。特别是缺少如何为这些计划提供资金的具体方案。”
“1月和2月个人消费的复苏仅仅是一株幼苗,还算不上是可持续的好转。房地产疲弱仍令个人消费者不安。中国人七成私有财产与房产捆绑在一起。”
“倘若美国总统加大关税力度,对中国的工业生产以及企业投资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可能会导致裁员现象,并进而带来个人消费的萎缩。”
另外,中国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长期以来涉嫌造假,所以真正的数据应远低于中共政府公布的数据。
图像来源: Yang Zongyou/ZUMA/picture alli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