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在脸书、Instagram等平台上出现大量虚假广告。他们伪装成爱尔兰家族商店的经营者,声称由于业绩不佳、遭遇火灾或者抢劫,要低价出售某种商品。
从外观上看,这些店铺和爱尔兰正规商店的线上销售页面似乎没有区别:网页上有商店的位置资讯、联络电话、营业时间和顾客反馈表格;购物者可以选择运输险,还有折扣码;页面底部还有服务条款、隐私政策,甚至有求职页面的链接。
但是当地居民表示,那里根本没有这家商店。如果仔细看,有些商店的广告还存在拼写错误。也有消费者反馈这些商品多来自中国,与爱尔兰毫无关系。有顾客说等了一个月,才拿到夹克。但是他发现,连胳膊都无法伸进去。退货却要再花邮费寄回中国,或者根本无法退货。
竞争和消费者保护委员会(CCPC)表示,如果顾客觉得自己遇到了诈骗,应该联络自己的银行卡发卡机构。在调查期间,他们可以暂停自己的银行账户;委员会还建议,公众发现被骗后立即联络警方。
国家负责监管线上平台的媒体委员会(Coimisiún na Meán)告诉《爱尔兰日报》(TheJournal),如果消费者发现网络平台的商品违反法律或者规定,对商家的回应不满意等,都可以随时报告给媒体委员会。
尽管当地媒体在半年前就曝光此类骗局,这样的商店广告依然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爱尔兰日报》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甄别骗局的办法,比如去Trustpilot评价网站上查看评分。
一位顾客写道,“完全是欺诈!你会收到来自中国的垃圾。”一位顾客留言说,“(卖家)说你可以保留物品,下次购物可以打七折!如果坚持退货,地址显示在中国,你必须付费才能退货。即使有跟踪(包裹)的证明,卖家也说他们没有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