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的阿里巴巴公司标志。(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继亏损近百亿元抛售银泰百货后,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再次出售国内非核心资产,成功售出其所持有的“高鑫零售”的全部股权,回收资金131.38亿港元。与此同时,阿里巴巴正与韩国新世界集团合作,拟在韩国国内成立合资企业,扩张阿里的海外版图。
本周三(1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已与国际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德弘资本达成交易,将旗下全资子公司吉鑫和淘宝中国及NewRetail所持有的高鑫零售全部股份出售给德弘资本,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这笔交易的最高售价为131.3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3.5亿元),预估出售事项所产生的股东应占损失约为131.77亿人民币。
据公开的资讯,截至2024年9月30日,高鑫零售旗下拥有466家大润发、30家大润发Super(中超)及6家M会员店。而高鑫零售最新发布的财年中期业绩显示,该公司半年营收347.08亿元,净利润1.86亿元,公司总资产为620亿元,总负债为402亿元,资产净值为217.98亿元。
这是继出售银泰百货后,阿里巴巴近日再一次出售其国内的非核心资产。
2024年12月17日,阿里刚刚将所持银泰股权全部卖给了雅戈尔集团及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购买方财团,回收资金约74亿元人民币。与阿里当初收购银泰时投入的资金相比,阿里在这个项目上亏损约93亿元。
阿里巴巴与高鑫零售的渊源始于2017年。最初,阿里通过全资附属公司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投入约224亿港元,拿下高鑫零售36.16%股份;2020年,阿里再次出资280亿港元增持高鑫零售的股份。至此,阿里直接或间接持有高鑫零售合计约72%的股份,成为高鑫零售的控股股东。其后,阿里又对大润发门店进行了数字化升级,并推动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的模式。
如今阿里巴巴不惜亏本接连出售其中国内的核心资产,据称是为了“聚焦于核心业务发展,并提升股东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在不断出售国内非核心资产的同时,正在大力扩张其在海外的商业版图。
据日经中文网报导,韩国大型流通企业新世界集团日前发布消息称,将与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就韩国网购业务开展合作。
根据公告,双方计划于2025年成立合资公司,阿里和新世界将分别对新建立的合资公司出资50%。新世界将拿出其电商平台Gmarket旗下子公司的股份,以实物形式出资,而 Gmarket和阿里巴巴海外电商平台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的韩国业务将与以往一样保持独立运营。
新世界还计划在韩国以外的地区与AliExpress开展合作。该公司表示,“通过与阿里巴巴合作,销售网络将扩大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将韩国的优质商品销往全世界”。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从2018年就开始在韩国开展网络销售业务,如今已经在韩国国内设立了客服中心以及大型物流中心。
外界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正面临着中国国内经济环境恶化的压力。在国内消费力普遍下降,以及同行低价倾销的恶性竞争下,阿里巴巴集团的销售额已连续多个季度低于市场预期。因此阿里巴巴痛下决心,进行了战略大调整,忍痛割舍其运营状态不佳的非核心资产,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拓展其核心业务(电商业务),寻求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