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派的改革重点之一是重新审视乌克兰难民是否应继续享受德国的“公民收入”(Bürgergeld)计划。图:翻摄自X/ Jürgen Nauditt
德国保守派联盟基民盟/基社盟(CDU/CSU)在最新的民调中领先对手,预计将在明年2月23日的大选中胜出。基社盟已公开宣布若执政,将大幅改革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包括重新评估难民福利及更严格管理长期失业者。
保守派的改革重点之一,是重新审视乌克兰难民是否应继续享受德国的“公民收入”(Bürgergeld)计划。公民收入计划目前为符合资格的受助人提供每月563欧元的救济金,并涵盖房租与供暖费用。基社盟社会政策发言人斯特凡.施特拉克(Stephan Stracke)认为,乌克兰难民应优先领取较低庇护者福利,每月金额约为460欧元。
支持者指出,大幅削减福利将为难民提供更多就业动力,并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然而,反对者则认为此举将加剧难民的经济压力,并未顾及现实就业困境。
目前,约有120万乌克兰难民在德国居住,其中,逾53万人被认为具备就业资格。然而,截至今年三月,仅27%的乌克兰难民成功找到工作,远低于立陶宛的57%和丹麦的53%。虽然德国就业整合进展缓慢,但研究显示就业率正稳步上升,且阻碍就业的主因,在于语言障碍和繁琐的官僚流程,而非福利金额的高低。乌克兰难民的教育背景与职业技能普遍较高,约72%有大学学位或专业资格。然而,资格认证过程冗长,成为他们重返职场的一大障碍。
基民盟主席弗里德里希.默尔茨(Friedrich Merz)曾批评乌克兰难民,指出他们利用德国的福利制度进行“福利旅游”,反映出保守派在难民议题上的强硬立场。然而,中左翼的社民党(SPD)对削减福利持保留态度,而自由民主党(FDP)则表示支持对乌克兰难民进行福利重新分类,但尚未提出具体方案。
对于这场围绕福利制度的辩论,乌克兰难民呼吁采取更公平的方式处理差异化需求。对有工作能力的年轻人适度调整福利金额或许合理,但对于来自战区的年长者及弱势群体,应继续提供足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