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指出,每天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看,小心可能会得了“屏幕脸”。(取材自unsplash.com/@alvarordesign)
每天上班都得长时间盯着屏幕看?小心会得了“屏幕脸”。“澎湃新闻”报导,长时间使用电脑,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生出一张表情淡漠的“屏幕脸”,这多见于25至40岁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的工作者。而得了“屏幕脸”不只可能影响日常人际交往,也容易产生人格障碍与性格异常。
澎湃新闻指出,“屏幕脸”有几项特征:
1.无精打采,与人交际表情淡漠;
2.面色晦暗、皮肤干燥,甚至出现斑点、痤疮,或过早出现法令纹、擡头纹;
3.绪低落,做事情提不起精神;
4.面部肌肉僵硬,导致表情呆板、眼神迷离;
5.严重者会出现人格障碍和性格异常。
报导称,职业性“屏幕脸”的主要患病人群有IT工作者、长期操作电脑的文职工作者、作家、网络商业工作者等;成瘾性“屏幕脸”的主要患病人群则有网络游戏痴迷者、影视迷等。
澎湃新闻指出,“屏幕脸”的根本原因在于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接触过多,要预防“屏幕脸”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远离或减少电脑屏幕的使用时间。
若必须持续使用时,应确保每小时休息10分钟。在休息期间,可做脸部按摩、眼保健操,以消除脸部和眼睛疲乏。
此外,可挑选适合的电脑桌椅,用电脑时保持电脑屏幕与身体距离超过70公分。同时调整室内光线,避免光线直射屏幕。另,经常换电脑桌面背景,可选择各种自然风光等灵动的画面,或在办公桌上养鱼或小型植物增加活跃感。
平时还可多照镜子,及时发现自己面部表情的改变。若出现表情呆板、冷漠倾向,应经常提醒自己注意调整表情,并可做做表情操。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尽量放松心情,做一些有助于舒缓心情的运动,也能预防“屏幕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