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治安法草案罕见引发学者公开批评,官媒评论员也承认内容有不妥处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中共新治安法草案罕见引发学者公开批评,官媒评论员也承认内容有不妥处

资料照:中国南京的特警在训练(2017年9月27日)

中共公布的新《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地引来了多名法律学者公开反对。这部还在征求公众意见阶段的草案近日成为了中国网络上最具争议的话题,已经有上万人在中国政府的网站上参与了意见征求。

中共本周早些时候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已经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并开始面向公众征求意见。草案的新增内容包括将“有损中华民族精神”和“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言行列为可被惩罚行为,这引起了不少争议。

草案并没有对这两种行为给出明确定义,从而引发了法律界学者的担忧。他们认为这会带来政府权力滥用的风险。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在她的微博上写道:“‘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是内涵极为模糊的概念,不同的人会有完全相异的理解与把握,将其作为法律上的处罚标准,必然面临处罚标准过于模糊的问题,容易造成任意扩张行政处罚的范围。”

她还警示说,这会刺激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蔓延,从而进一步恶化公众舆论环境,甚至给中国的外交造成障碍。

就在上个月,中共因为日本排放核废水而发起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反日宣传,还推广虚假信息。一些日本品牌遭到网民抵制,抢盐风潮也蔓延各地。

劳东燕的这段贴文发表不到两天已经收到了超过20万点赞。贴文下一条点赞最高的评论写道:“支持,模糊最容易造成扩大,最后变成人人自危。”

法律专家们的讨论与争议聚焦在草案里列出的两条可被惩罚的言行:“在公共场所或者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的”和“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论的”行为。

中国的宪法学者童之伟在微博上表示:“建议暂不审议《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第34条第2-3款。‘中华民族精神’由谁确认,按什么程序确认?‘中华民族感情’由谁体认,按什么程序体认和确定?这都是极大的、几乎无法循法治原则操作的问题。”

在官方近年来不断加剧打压异议声音的当下,公众人物和学者公开反对政府决议变得越来越少见。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VO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3/0908/195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