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原址复活引文革回魂争议 前官员:习开历史倒车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原址复活引文革回魂争议 前官员:习开历史倒车
文革符号“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冰封43年后原址重现。有知情人指,江西农业大学近日恢复了文革时期的老校名“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但“更名”一说遭校方否认,称只是将“共大”时期老校门恢复了历史原貌,吁外界勿过度读解。但连原体制内官员都认为,习*近*平上台后的中国政治生态全面倒退,各地官僚、高校已重回马列意识形态。

江西农大重建“共大”校门,标志着一度被摒弃的毛氏意识形态,正在快速复辟。知情人提供

文革符号“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冰封43年后原址重现。有知情人指,江西农业大学近日恢复了文革时期的老校名“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但“更名”一说遭校方否认,称只是将“共大”时期老校门恢复了历史原貌,吁外界勿过度读解。但连原体制内官员都认为,习*近*平上台后的中国政治生态全面倒退,各地官僚、高校已重回马列意识形态。

据多位知情人透露,江西农业大学近日在其校内恢复了文革时期的老校名“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已公开对外开放,同时将其定位为“光荣校史的重要节点”。

以“共大”为背景的著名文革电影《决裂》,其中的一句“马尾巴的功能”,曾作为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台词而被全民所知。不过,“共大”这个校名在1980年被废弃,而现在随着相关图片的曝光,被封冻43年的“共大”话题,再次成为焦点,并引发了对中国重回反智状态的广泛担忧。

一位原体制内的官员告诉本台记者,“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曾是中国当代政治中一个十分显眼的符号,其半工半读的工农兵大学办学模式,及以反资本主义教育路线进行的反智宣传,曾主宰中国高校教育长达20余年。他认为,在习*近*平的主导下,中国各级官僚和高校已纷纷重回马列意识形态。

他说:《决裂》,就那个电影嘛。那个时候我还在读小学嘛,然后学校组织所有的学生去看那个电影,那里面就有个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自从习提出了那个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他实际上就是要用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去斗争嘛。从地方党委到各个大学,设置这样的研究中心,这个都很正常啊。

曾经的文革及极左政治的标志性符号“共大”,被冰封43年后重回中国政治话语体系。(共大宣传图)

面对外界的质疑,江西农业大学一位姓王的副主任在回应本台记者采访时称,他们并不是改回文革时期的老校名,而只是以恢复老校门的方式纪念学校的一段历史。

王副主任说:它不是前大门,它是学校里面的一个门。“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原来就在那个门上,只是后来有段时间我们把它遮盖住了。那个老门,我们把那个名字露出来了,把这个门的形状,恢复了一下。这段历史,在农大的历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表示这是我们经过的一段过程,原来叫这个学校名。作为一个地标性的,也作为一个历史纪念。就是提醒我们后面的新入学的他要知道,我们曾经有段历史叫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个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历史上,在全国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一个名字。“马尾巴的功能”,反映共大的办学历史。因为那个毕竟带有政治色彩。反映的是学校的一个事情。

该校党委部门负责人在周三(23日)接受大陆澎湃新闻采访时,也指有关该校更名的说法为误读。说学校今年暑假期间将一直存在的“共大”时期老校门恢复了历史原貌,作为校内的一处历史文化景观,希望外界不要过度解读。

据校方资料显示,作为江西农业大学前身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成立于大跃进时期的1958年,其校名由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题写,并以毛泽东的“半工半读,以及强调共产主义劳动美学”作为办学宗旨。此后,在江西井冈山、大茅山、油山、黄岗山、云山、南城、高安等地出现30所“共大”分校。

中共政权虽拒绝全面反思文革的制度性根源,但在1980年11月,随着中共清算文革激进派并开始改革开放,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被视为文革的标志性符号被官方否认。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RF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3/0823/194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