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等奖短片:《低头人生》,太震撼了!
科技成就了我们,科技也正毁灭我们。
低头人生,
这是以一个女人为开端的恐怖故事,
开头很劲爆。
![]()
过程很惊悚
![]()
结局很荒诞
这部短片获得了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年度一等奖,作者是谢承霖,以极度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新时代智能手机一族的生活状态,告诉低头族,玩手机会毁灭世界。
一部讽刺“低头族”的滑稽剧。
虽然夸张了点儿,
但结合现实,“低头族”的存在,
的确让人类正向一种危险的未来发展。
因为无时无刻不在看手机,
“低头族”对网络上的热点如数家珍,
却对自己现实中面临的问题甚至灾难不闻不问。
许多“低头族”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瞎子。
![]()
然而,一旦发生天灾人祸,
“低头族”绝对冲在第一线。
![]()
他们往往不是为了解决问题,
而是在网上刷存在感。
为了得到网络上的认同,
许多“低头族”摒弃了现实中的美德。
![]()
每个人在手机中的生活,
看起来都都充满乐趣,
现实中的痛苦哀愁,
却没人体谅,无处伸张。
![]()
手机塑造了一个美好的、虚假的“我”,
而真实的“我”却并不因此变得更好。
人们活在虚假的认知中不可自拔,
变成了“傻子”!

就算远离城市,逃脱日常,
对于“低头族”而言,
往往只是换个地方玩手机,
现实中的压力根本没有得到释放。

长时间沉浸在手机连接的虚拟世界,
现实中的压力与需求被一再压制,
“低头族”变得浮躁,没有耐心,
不会与人相处,
一丝细微的触动就能引爆负面情绪。
![]()
亲密关系同样因此产生问题,
很多时候,
即便爱的人就在眼前,
也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
只能用手机缓解尴尬。

有沟通的都还算好,
就怕拿起手机,
就对爱人遇到视而不见的。
![]()
长此以往,
结果自然是失掉爱情。

我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
现实中却越孤独,越无措,
从而更加依赖手机……
![]()
与手机形成的恶性循环
在我们周围垒起一座移动的高墙,
将我们与外界隔离。
![]()
我们不仅成为了瞎子,哑巴,
也失去人情味,美德。

我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物种,
也正在成为最孤独、没有个性的物种。

我们使用手机的初衷是方便我们的生活,
回过神来才发现我们的生活已被手机支配。

有时,“低头族”也会劝自己,
少玩儿会儿,注意休息,
但事实上即便躺上床
你也依然在玩手机。

可以想象,
除了手机什么也没有的人,
即便去往天堂,
处境也依然尴尬。

多年前,少数人沉迷游戏
就被当做“网瘾少年”进行“治疗”。
现如今,多数人沉迷手机
却被群体默认。
“低头族”们像是一群被手机慢性荼毒的行尸走肉
在自毁的道路上络绎不绝。
![]()
还好,沉迷于手机带来的危害也引起了一些先知的重视。
有的街头出现了醒目的提示牌。

有些行动派则直接发起了放下手机的活动。

脑洞大过天的泰国则制作了一则视频广告,
呼吁大家少玩手机,多多关心身边人。
还有人为了遏制“低头族”,
鼓捣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发明。
台湾就有人发明了一款吊在脖子上的餐桌,
强迫就餐者面对彼此。

可口可乐曾推出Social Media Guard项圈,
外观类似宠物的伊丽莎白圈,
据说戴上它就可以有效防止玩手机。

虽然行为艺术和营销意味大于实用,
但也透露出大家对“低头族”的无奈与焦虑。
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美丽的事物,
只要有了手机,
他们就能在“低头族”面前奇迹般地隐身。
![]()
其实,只要放下手机
就会发现,现实生活,
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远远比手机中的虚拟世界更为精彩。
![]()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手机、电脑,
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但更离不开文化、情感与羁绊。
放下手机,
别让自己成为科技的奴隶;
关心身边人,
莫让自己变成情感上的“低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