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已嗅到北京高地价酝酿的风险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开发商已嗅到北京高地价酝酿的风险

央企一般是造“地王”的专业户,“退地”则鲜少有闻。近日,北京地产圈疯传央企华润和招商欲与华侨城“拆伙”。

11月2日,华润华侨城招商联合体以总价83.4亿元,现场竞得“公共租赁住房”面积27000平方米的丰台区南苑乡槐房村和新宫村1404-669、670、665、666、668地块(丰台区城乡一体化槐房村、新宫村旧村改造项目第一期B组团地块),溢价率为50%。经测算,这块地实际楼面价高达56000元/平方米。据悉,该地竞拍起价为56亿元,在90分钟内88轮交锋后,价格猛增,成为当时北京历史上总价排名第二的地块。然而,在拿地结果诞生一个小时后,便有业内人士发布消息称,这一联合体面临“散伙”的可能。不过,截至目前,拿地的3家公司都没有给出官方说法。

事实上,对于2015年的北京土地市场来说,诞生地王和高价地是常态。甚至可以说,北京土地市场已经彻底疯狂。数据显示,北京年内已经高达25宗地块楼面价突破3万元/平方米。从10月20日诞生楼面价7.5万元/平方米的葛洲坝地王开始,最近一个月,北京成交土地25宗,成交额高达651亿元,全部地块基本都是地王量级,屡屡刷新纪录。另外,截至11月23日,20强房企11月份拿地金额合计突破451亿元,这是标杆房企连续第3个月单月抢地超过400亿元。其中,保利、万科、华润、首开等企业拿地均超过30亿元,甚至包括绿城在北京市场沉寂多年后再度出手,阳光城更是高调进京拿地,且其拿地金额动辄高达数十亿元。并且,2015年以来,20大标杆房企合计投入了3422亿元用于新增土地储备,其中在一线城市的拿地占比历史上首次突破了40%,高达45%以上。由此可见,重点房企对一线城市的“执着”不言而喻。

无疑,地王频出,房企扎堆抢高价地,其背后将是市场同类高端化产品供量的激增,竞争的惨烈。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未来高价地等待市场机会的时间成本将会更高,入市节奏更加难以掌控,回报周期也愈加漫长。特别是在小片区内扎堆涌现高价地,在面临着区域内部和外部整体市场时,竞争程度正在由激烈上升到惨烈。显然,开发商已经感受到了在北京拿高价地一样酝酿着极大的风险,销售压力、利润指标的重压之下,对于重组中的招商地产、刚经历过一轮管理层动荡的华润置地来说,高价地都不是能够简单解套的包袱。

责任编辑: 楚天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5/1126/65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