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或迎来最差时刻 北京库存4个月激增2万套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楼市或迎来最差时刻 北京库存4个月激增2万套

楼市最差的时刻?

中信建设证券认为,整个房地产行业将迎来最差的时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综合各方面数据发现,4月和5月,楼市并未呈现传统的“小阳春”行情,成交量走低,价格停滞或下跌。房企虽然加大了推盘力度,但购房者已经形成浓厚的观望情绪,入市动力不足,成交受到抑制。一线城市成交情况更糟糕。

北京为例,进入5月,北京商品住宅库存量在短短4个月内激增两万套至7.5万套。正如北京市房协秘书长陈志所言,尽管调控一直在强调“去投机化”,但未能改变住房的投资属性。对于“投资品”而言,消费者向来是买涨不买跌。据了解,北京某楼盘近日推出30套可一成分期首付的房源,还有项目推出“零首付”促销政策,亦有一些楼盘尾盘降价促销。

土地市场也出现转冷的趋势。即使是一线城市土地市场也开始感受到压力,二线城市低溢价率成交甚至流拍的现象增多。

据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部的观察,北京今年前4个月的土地成交额达到1056亿元,5月份仅有4幅地块成交,成交额只有58亿元。截至2014年5月,实际楼面价超过每平方米2万元的地块仅有5宗,其中单价最高的一宗地块成交单价也不及每平方米3万元。而反观2013年,共计9幅地块以超过每平方米2万元的实际楼面价格成交,其中3幅地块成交单价超过每平方米4.5万元,最高达到每平方米7.3万元。“虽然从表面来看主要由于政府放缓了土地供给节奏,导致土地供给极为有限,但究其根本原因,却在于近期开发商拿地热情的下降。”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及顾问咨询部助理董事王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已有一些开发商出现资金断裂的迹象。王兆星也表示,将重点关注房地产开发商的资本金、现金流和财务等状况,关注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断裂给金融带来的风险。

6月6日下午,地产股继续带领大盘下跌。

北京楼市供需情况逆转

中原地产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北京住宅成交面积处于历史最低位,为240.33万平方米,同比降45.2%,成交套数为20148套,与去年36211套相比,同比亦大跌44.3%。

尽管北京楼市近期成交量创下新低,但供应却在持续放大。

据亚豪机构报告,6月北京共有33个项目计划开盘,供应或超1万套,这已是连续4个月供应处于高位。

“供应量持续走高,一方面因去年北京土地出让的量很大,目前已进入集中推盘期,另一方面是房企加快了推盘速度。”中原地产市场部研究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

张大伟告诉记者,对全国性房企来说,相比二三线城市,对于北京项目回款的要求更高。

“北京项目虽然去化变缓但仍有一定客户群,北京楼市成交量呈现下滑的趋势,但价格基本平稳,为尽快回笼资金,房企会赶在这个时间节点加速卖货。”张大伟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向记者表示,与去年不足5万套的供应量相比,今年北京供销比已经出现了逆转,供应已大于需求,6月份的市场也不会太乐观。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北京去年前5个月的供需比为1∶2.4。而今年前5个月供需比仅为1∶0.7。

“一方面是供应量不断增加,一方面是成交量下降,使得供需出现了逆转的局面。”亚豪机构总监郭毅向记者表示。

去年是北京土地市场成交量最高的一年,据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显示,北京土地市场共有214宗地块实现成交,土地出让面积达到2082.4公顷,同比增长56.8%。这些地块所建的项目大部分将于今年入市。

此外,大量自住房项目将在下半年陆续进入签约期,使得许多购房需求被自住型商品房提前锁定,普通商品房成交量包括需求量都在下滑。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北京市场需求的阶段性观望情绪已经呈现出不断加剧的特征,即使供应量上去了,楼市成交低迷、价格回落的情况仍将继续。

实际上,6月份作为上半年的最后一个月,被业内人士看作房企冲刺中期业绩的时间节点。

截至5月26日,共有22家房企公布了中期业绩预告,其中嘉凯城、荣丰控股和银润投资等6家公司预亏。而中期业绩将同比下降的公司有9家,上述3家公司降幅都在100%以上,世荣兆业、广宇集团等5家公司降幅也超过五成。

而大型房企公布的前4个月的销售业绩也普遍下降,部分房企的下降幅度超过50%。“北京作为全国性房企的主战场,销售额占比不小,但从持续低迷的成交量来看,不得不为房企上半年的业绩捏把汗。”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至少有十几个降价楼盘在销售促销,包括亦庄林肯公园、通州华业东方玫瑰等楼盘,降幅普遍超过10%。亚豪机构数据显示,5月份北京商品住宅的成交均价为22110元/平方米,对比2月份的24953元/平方米,降幅达11.4%。

“购房者也意识到开发商会继续促销降价,所以都在观望。来看房的人不多,更别提买房了。”某郊区楼盘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在整体市场低迷影响下,房企中期业绩压力巨大,面临无法完成的困境,房企会在这个月做最后一搏,6月迎来实质性降价的可能性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如是说。

“6月份的冲刺不会起到太大效果。虽然本月第一批自住型商品房金隅嘉业将实现签约,成交量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但对于整体销售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普通商品房成交量还将会保持5月份的低位状态。”郭毅对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华夏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4/0607/40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