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布的树木年轮研究,为亚洲过去1000年至少4次大旱灾提供迄今最详细的纪录,其中包括 1644年导致明朝灭亡的干旱。
过去15年为这项研究所搜集的资料,预料可帮科学家了解气候变迁如何造成大规模气候乱象。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拉蒙-多哈堤地球观测站(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科学家表示,亚洲季风雨量的任何剧烈变化,都可能具有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季风带来的雨水有助作物生长,供养全球近半人口。
科学家在全亚洲对数千棵老树进行采样,画出过去的旱灾分布情况及其相对严重程度。其中1次发生在1870年代末期,导致数千万人饿死。
负责观测站年轮实验室(Tree Ring Lab)的报告主要作者库克(Edward Cook)指出:“全球气候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亚洲的季风,这些局限已妨碍我们在地球暖化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快速而且无预警的变动预作规画的能力。”
这项研究出炉前,亚洲搜集到的可靠仪测资料─例如气温、累积雨量与风速─只回溯到1950年。研究报告刊载在明天出刊的“科学”(Science)杂志。
科学家指出一些证据,说明季风改变至少有部分是因海面温度的变化而产生,他们也怀疑,全球暖化可能影响甚至加强这些环流,但这点无法确认。
树木年轮纪录显示,气候可能是1644年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部份中国历史文献已指出当时的旱灾是500年最严重的一次,现在年轮更提供了佐证。
根据研究,那次干旱发生在1638年到1641年间,靠近北京的东北部情况最为严重。据信这次旱灾激发农民叛乱,最终导致明朝灭亡。
中国南部目前遭遇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降雨量决定部份树种的年轮宽度,研究人员踏遍亚洲寻找老得足以留下长年纪录的树木,他们造访超过300个城市,并到西伯利亚、印尼、澳洲北部、巴基斯坦、东至日本。
夏威夷大学气象学家王斌表示,这些年轮地图对预测季风极为珍贵,由于有详尽的空间与纪录年份,让预报员能察觉短期和长期的曲线。(译者:中央社林仟懿)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中央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0/0424/164602.html
相关新闻
它必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图) 距地球150亿英里 NASA旅行者1号“打破沉默”(图) 微软:Win10将“退休” 全球数亿台电脑面临报废 日本首张“空中飞行汽车”试飞许可发出 美日混血空中计程车升空(图) 前半生过于传奇,后半生查无此人(图) 英雄末路上的浩然正气(图) 毛骨悚然 淫邪之人会有什么报应?(图)颜纯钩:历史可无知,政治可无能,人不能无耻
万历皇帝为何28年不上朝?考古学家:有这腿…换你也不上(图) 李贽的霉运(图) 大明灭亡24小时前,发生两件事,至今都很诡异(组图) 一口气看完明朝276年历史,从开国到覆灭孙立平|淡化仇恨: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自洽的逻辑
高伐林(转):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朱元璋请宋濂教导儿子,宋濂问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回了这4字让人佩服(图) 历史上西方的两个灾难性决策(图) 明代四位御医与帝王有着不解之缘(图) 北戴河的重头戏 能老师:千挑万选接班人,选中一个精神病(图) 这些年读历史 感悟到的一些大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