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最初按照得票多少排名时,邓是排在第四位的。而且,在这次全会上,除了谢富治对邓在会议期间做过批判之外,其他人并没有说邓的不对和是非,包括毛在内。根据中央文革小组主要成员之一的王力回忆:"1966年7月16日,毛主席对我说,如果林彪身体不行了,我还是要邓小平出来,至少是常委。"(参见《王力反思录》和邓榕著《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七月十六日,正是准备召开十一中全会之前的集中批判工作组一事的紧张时刻,毛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把当时已被认为在派遣工作组上犯了错误的邓作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可谓用心不一般,特别是毛说邓出来"至少是常委",由此可见,应该是中央副主席一类的职务,而后,当林彪死后,邓的二次复出也正是那个著名的"三副一正"。
还有一点是邓自己的回忆,邓说:"文革开始的时候,主席找我谈话,让我和林彪搞好关系,我答应了,但与林彪谈了一次就谈崩了。"也就是说,毛在十一中全会上也没有作出打倒邓的决定。甚至都没有交待狠批。作为副统帅的林当然知道毛的心思。
然而,就在十一中全会结束不久,林彪在一次中央会议上亲自披挂上阵,严厉的批判邓,林说:"一条是和四野争功,毛选上有一条是四野的功劳,邓硬说是二野的。第二条是红七军临阵脱逃。"据与会者回忆,邓面对林的指责,没有丝毫的动容,"他看着天花板抽烟",其人对林的蔑视于此可见。
关于邓小平在红七军时的所谓临阵脱逃,实际上,毛后来曾专门让秘书徐业夫在半夜时找到邓,向他了解红七军时邓去上海汇报工作的事情,毛还通过汪东兴传话给邓,第一,要忍,不要着急;第二,刘邓可以分开;第三,有事可以给他(毛泽东)写信。而且,根据邓榕后来列举的事实证明,邓的临阵脱逃是不存在的,至少在毛眼中是不能和什么叛变等联系到一起的,这也就是邓后来被毛说到的"他历史上没有变节行为"的意思。
可是,林彪并不放过邓,到1966年10 月,邓不得不屈从压力,写出检查。然则在次年5月,毛还是再次表态要保一下邓。那么,林何以这么卖力气甚至是逆毛意图行事呢?道理很简单,邓和林是同代人,年龄相仿(只差了三岁),资历相仿,又都是毛属意的接班人人选,二人之间很是一种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关系。对于刘少奇,林反而没有比之打击邓更多的卖力气,甚至还私下说"刘少奇在理论上比毛主席讲的透"。这表明,林打击邓反映出林对第二号人物和接班人位置的十分在意。
不过,从林极力打击邓的侧面也可以看出,林的本意或者说他的欲望,基本上是界定在接班人的位置上。之所以回顾一下林和邓的复杂关系也旨在说明一点,林惟其对于第二号人物当仁不让,才会有后来的反复要求设立国家主席一事出台。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凯迪网络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9/1231/155091.html
相关新闻
德国明知会陷入两线作战 为何还要打苏联?(图集) 红军参谋长:恶人“翻身”农村女子惨遭蹂躏(图) 1995年,大清历史终结于此(图集)【百年真相】习想终身制 邓小平早暗留“后门”
“朱德的扁担”还是“林彪的扁担”?(图) 解密:内战期间苏俄帮中共组建了210个步兵师(图)【百年真相】习想终身制 邓小平早暗留“后门”
【老照片】蒋经国一针见血指出了“一国两制”三个本质缺陷(图集) 邓小平1980年承认“共产党对人民犯了罪啊!”(图) 邓小平隔代指定接班人 除胡锦涛还有一人 邓小平在高岗事件中的角色(图) 胡平:点评戴晴《邓小平在1989》 传奇式女知青傅索安:曾与毛握过手 做过克格勃 辨认过林彪尸体(图) 未普:就只有他曾让邓小平李先念如此心惊胆颤 习身边有人“身带弓” “林彪时刻”要来?(图) 【老照片】邓的黑猫白猫 不过是从中共利益出发 让中共永远执政(图集) 王丹:以邓小平之道还治邓小平之身(图) 与邓小平60年关系密切刘华清:邓曾有意交军权给赵紫阳(图) 揭秘:毛让邓复出内幕 邓警告周不要夺权(图) 中共历任党魁结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