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最近又被抛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接连的几出洋相,有的成为公众笑柄,有的则引发了众怒。
最近的一次是6月18日。一向自诩为金牌栏目的《焦点访谈》,播出了曝光谷歌中国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新闻。节目中出现了一段对一位名叫“高也” 的大学生的采访。该学生痛斥“我觉得黄色淫秽信息在网上那个毒害特别大,特别是经过一些像Google这样的链接,那种毒害特别大。就是我一个同学,他以前就比较好奇这些东西,他就去点击黄色网站,搞得那段时间心神不宁”。说到义愤填膺处,恨不得声泪俱下。
然而《焦点访谈》低估了观众,很快就有人在网上爆料,“高也”本身就是在该栏目的实习工作人员。接著这名出镜的实习生遭遇凶猛人肉搜索。
“心神不宁”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络流行语,而这使人很自然联想到“很黄很暴力”。2007年底,新闻联播在播发一条关于互联网淫秽信息毒害青少年的节目时,采访了13岁的北京小学生张殊凡,“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张殊凡遭遇了高也同样的命运,这句很明显是被记者摆排的“台词”和画面,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不难看出,央视的这次作假,是多年养成的“主题先行”的宣传意识在作祟。事先设定好主题和观点,然后来找材料印证自己的观点。当合适的材料不那么容易找到时,“很黄很暴力”、“心神不宁”就出炉了,然而这种人为的“假大空”显然经不起考验。专题作假,新闻也作假。6月7日晚,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高考新闻,被网民发现竟然是用了去年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