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大学生专程赴港集会:六四关乎你我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言论 > 正文
大陆大学生专程赴港集会:六四关乎你我

六四是现在,六四关乎你我
2009年06月05日

冯广宁 内地大学生

六四不是二十年前的事,不是他们的事;六四是现在,六四关乎你我。
在美国波士顿的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牧师留下的短诗:「起初纳粹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纳粹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纳粹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纳粹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基督教徒。最后纳粹追杀我,也没有人为我说话,于是我死了。」
一党专政草菅人命

二十年前,学生和市民勇敢地走上街头反官倒,争民主,为自由,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二十年前,他们为民发声;二十年后,我们不该忘记他们。他们的抗争没有带来实质的飞跃,却用人类的良知与勇气告诉世人:面对强权,他们没有退却;面对公义,他们勇往直前。他们流下的眼泪和鲜血谱写成一首首哀曲,时刻警醒我们,「妈妈我饿,但我吃不下」,「民主──我们共同的理想」。他们用年轻的身躯和生命诠释了爱与纯洁,向世人发出真挚的呼唤:「我们只有一个希望,那就是让我们能更好地活着;我们只有一个请求,请你们不要忘记,我们追求的绝不是死亡!」
陈一谔们,詹培忠们,吕智伟们,还有祖国千万扭曲事实的同胞们,请你们用双眼看看当年发生了什么;用你们的良知告诉我们:六四镇压带来的绝不是今天经济的繁荣;六四镇压绝对是错的;六四需要平反!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到:「任何人的死都使我蒙受损失因为我是人类之一员切莫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我敲响。」纵观新中国六十年历史,你会发现,除了毛泽东,没有人能够安稳地活着。不论官高如刘少奇彭德怀,还是平民如遇罗克林昭;不论是支持中共的,还是对中共有微词的,活在中共这种专制体制内,你就随时面临牢狱和死亡的威胁,原因仅仅可能是你说了与主流不同的意见。不想昨天发生在学生市民身上的灾难他日降临你头上,那就请你站出来,不要沉默了。鲁迅有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天安门前今天可以花团锦簇,但历史的血痕是任何鲜花也无法掩盖的;天安门前今天可以人来人往,可历史的伤口不是时间可以抚平的。二十年前,北京国际广播电台响起了李丹的声音:「请记住一九八九年六月三日。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发生了最悲惨的事件。几千名民众,其中大多数是无辜的市民,被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在向市中心推进的过程中杀害……士兵们驾驶着装甲车,用机关枪来对付千万名试图阻挡他们向前推进的本地市民和学生们……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深切悼念那些在这场悲剧事件中遇难的人们,并呼吁所有的听众与我们同声抗议这一严重违反人权、残暴镇压人民的行径。」二十年后,人民没有忘记。
烛光不灭坚守底线

当我在讨论区发出有关六四事件的帖子,网管很快就把它删除时,当我看到身边的青年朋友对享乐的热衷远胜于对六四的关注时,当每年六四都很平静到来又很平静过去时,我没有生气。因为我知道,那些冷漠的人终有一天会明白:六四不是我的事,六四不是你的事,六四是我们的事。
二十年来,物是人非,不变的是那份执着与诚挚。多少年来,不少人试图用各种方法歪曲六四,模糊焦点,可他们没有成功。这是因为不灭的烛光一直站在正义的一方,指引人们坚守道德的底线。我衷心地希望维多利亚公园的烛光一直燃点下去,照亮神州大地。

二十年前北京學生和市民勇敢地走上街頭反官倒爭民主,我們沒有忘記。

二十年前北京学生和市民勇敢地走上街头反官倒争民主,我们没有忘记。

------------------------------------

內地大學生梁小姐好不容易才找到六四資料,知悉真相。

内地大学生专程来港参加集会
2009年06月06日

纵使内地不断封锁六四屠城消息,但有内地青年知道真相后,前日专程到维园参加六四烛光集会,昨日更特别出席六四舞台剧,希望借访港表达平反六四的希望。
突破封锁寻找真相

在广州一间大学读书的内地人梁小姐,前日来港参加悼念六四烛光集会,昨午再出席一个关于六四事件的舞台剧。她说,过去20年,甚少听到老师、长辈或同辈提及六四屠城事件,即使部份课本有提及六四情况,也只得一句「反革命暴乱被镇压」。


直至去年,她在网上看到六四消息,用尽方法绕过互联网的封锁,再寻找与六四相关的资料,才知悉屠城真相。经过对事情更深入了解后,她认清当年根本错在政府,「政府根本不应该开枪,广场上的学生太惨了。」她指现时许多年轻人不清楚当年发生何事,当她向同学说出六四事件时,竟有同学质疑军方当年曾否杀死过人,她认为官方不断掩盖真相,对此感悲哀。


前晚参加烛光集会令她感动,感到中国人的良知犹在,但却对平反六四感绝望,因为中国封锁得太厉害。


有来自不同大学的内地学生组织负责人说,前晚有参加六四烛光集会,惟担心因支持平反六四,会祸及内地的家人,因此不敢高调表态。

责任编辑: 沈波  来源:苹果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9/0606/13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