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玩尽马英九、吴伯雄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胡锦涛玩尽马英九、吴伯雄

 

胡锦涛政治一手玩尽马英九、吴伯雄

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特稿/胡锦涛昨天露了一手,政治的一手玩尽了马英九、吴伯雄,经济的一手则玩了没有发言权的中国人民,台湾人民如果不想被国共两党权贵联手耍玩,ECFA的公投必须即期展开连署推动,不容再周折拖延。

马英九兼任国民党主席即将明朗化,胡锦涛把困兽犹斗的吴伯雄找去,当场颁下两道保命金牌,一个针对ECFA「如果两岸准备好的话,下半年就可以开始谈」,把面子做给党,对台湾联党制政;一个是七月中的国共论坛「是一个成功的论坛,应该继续举办下去」,言下之意自是吴胡再会,直接给马出了考题。

吴伯雄上京讨救兵,能不能围马自救?接下来要看马的意志,敢不敢下决心说不;胡锦涛透过拉拢连战、吴伯雄等元老派将国民党一裂数块,进行「分而治之」,这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马能否扭转一年来陷于被动的掣肘局势,是其权力基础能否稳固的重要关键。

胡锦涛把操弄的手伸进了国民党,当然是国民党自己开门揖盗,而无论是权斗的哪一方,他们与对岸建立「互利」基础的筹码,不仅无法利益为人民所共享,甚至不惜把多数台湾人民做为剥削的对象,势必需要相对开放市场的ECFA,已被马、胡先后排上了日程表,这是二千三百万人必须共同关注的。

ECFA的内容包括什麽?马政府直到今天依旧没有向人民报告,因市场开放可能受冲击的产业如何政策配套?有八成以上劳工的工作机会与薪资结构将衍生相对剥夺效应,政府如何增列措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更是尽付阙如。不仅如此,政府委託中华经济研究院进行评估的研究报告,事实上根本也还没有出炉,连该不该做、该怎麽做都八字没一撇,国民党政府居然敢一口咬定这是既定政策,不签会死,这岂不是最极致的意识形态治国?

五一七有数十万人上街头要求ECFA必须公投,马出国前以一人否决众人说「不必」,吴伯雄继而奔往对岸大敲边鼓,他们显然都没把台湾人民放在眼裡,那麽喊出一百万人站出来连署的民进党这时的行动在哪?游行结束已经十天,完备的公投规划何时才可以拿出来?

民气可用之际如果无法准备好,那只有等着人间蒸发,由台湾人民自己来对抗国共金权阶级的勾结压迫。

*****************************************

拿一中换ECFA,胡锦涛框住国民党

自由时报记者彭显钧特稿/中国以高规格接待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一行人,显见中国有意维持并拉高「国共平台」的机制与功能,并将两岸关係限定在「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框架中。

国共两党领导人的会谈,规格由「沙发」提高为「大会议桌」,两党高层在极具气势的大会议厅裡面对面坐着,整体感觉与去年的吴胡会大不相同,国共关係似乎又提升了一级。

吴伯雄主动开口要求儘速协商ECFA,胡锦涛第一次正面回应。吴无疑成为马、胡之间的重要桥梁,角色分量大为提升。

国共两党虽同声强调「先经济后政治」协商步骤,但胡锦涛一连串的宣示,包括台湾、大陆同属一中、建立具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加强文化教育深化中华民族认同、未来协商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等,完全是「胡六点」的翻版与重申。

国民党强调,此时不需要凸显双方的政治分歧;但胡六点的内涵,就是「先政后经」,胡锦涛藉由回应ECFA的机会,当场重申胡六点,强调「两岸同属一中」,显然没有迴避政治分歧。

胡六点的「一中框架」,马政府至今难以回应,只能装聋作哑,胡锦涛对着国民党再次重申,立场强硬清晰,国民党也戒慎恐惧,不易招架。

马政府急着想要签ECFA,必须先吞下中国设定的「一中框架」,中国的立场,胡锦涛说得再清楚不过。

************************************

胡锦涛:两岸可探讨未统一状况下政治关係等问题

Nownews记者陈思颖/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今(26)日下午3时30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第二次「吴胡会」,胡锦涛在会晤时表示,两岸可以针对国家尚未统一的状况下的政治关係问题、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相关问题等,进行务实的探讨,「表明了我们愿意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考」。

针对即将于7月中登场的「国共论坛」,胡锦涛表示,国共论坛是一个成功的论坛,他认为,应该继续举办下去,而且最好是越办越好。

胡锦涛还引唐朝诗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比喻两岸关係发展。胡锦涛指出,推动两岸关係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需要站在较高的角度,审视世界发展潮流,看清两岸发展趋势,牢牢把握两岸关係和平发展的主题,坚持正确方向,拓宽前面的道路,不断开创两岸关係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胡锦涛表示,两岸应该一起推进商谈签署「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的相关准备工作,努力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商谈。胡锦涛表示,签定ECFA的关键是协议内容必须要对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两岸同胞福祉有利,并有助于两岸建立具有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胡锦涛说,中华台北卫生署应邀出席WHA,这代表两岸的中国人有能力与智慧,能够妥善解决台湾参加国际组织活动的相关问题,也代表「我们促进两岸关係和平发展的诚意」。胡锦涛强调,希望此事有利台湾人对大陆的了解,并推动两岸关係朝向和平发展。

胡锦涛在会晤中也抛出,两岸协商方面,「总体上还是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双方要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准备、创造条件」。胡锦涛认为,双方可以先由初级形式开始接触,积累经验,以逐步破解难题。

胡锦涛表示,「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是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所提出的目标,已经成为两岸双方的重要主张。」

*****************************

BBC:胡锦涛晤吴伯雄 国共取得多项共识
这是吴伯雄与胡锦涛第二次举行会谈

中国共产产党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星期二(5月26日)在北京与到访的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谈,双方认同处理两岸问题先易后难,逐步解决。

吴伯雄访问大陆行程星期二进入第二天,他与胡锦涛的会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胡锦涛在会谈中表示,两岸可以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探讨政治关系问题和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先易后难。

另外,胡锦涛还提出,两岸共同推进商签经济合作协议准备工作,争取今年下半年开始协商谈判。

吴伯雄26日下午还证实,7月份的国共论坛将以文化教育为主题,初步定于长沙举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他本人届时将出席。

吴伯雄说,去年在上海举行的国共论坛有台湾其他政党人士参加,今年的论坛欢迎民进党参与。

吴伯雄说,过去在两岸关系严峻之时,国共两党的互动扮演了润滑的角色,现在正转为辅佐的角色。

吴伯雄也认同,目前两岸之间很多事情都在由易而难地进行沟通。他说,在这种情况下,国共两党领导人每年见面一次,是很自然的需要。

**********************************

会贾吴:国共领导人 应每年见面   
 
中时电子报/王铭义/北京报导 2009-05-26 02:33 

    
在马英九总统可望兼任国民党党主席的相关议题,备受两岸各界关注之际,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昨天率团抵达北京访问,并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大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时强调,国共两党领导人一年见面一次,是很自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吴伯雄在率团出访北京前夕,马英九总统曾接见国民党访问团重要成员,因此,有关吴伯雄释出的政治讯息,格外受到瞩目。他说,时隔一年,再次率团访问大陆,他与胡锦涛总书记再次举行的会谈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质意义。

吴:马政府盼速签ECFA

吴伯雄昨天在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曾说,去年五月他和胡锦涛会谈时,期盼两岸立刻恢复制度性协商,现在,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一年内协商三次,签订九项协定,可以充分感受到人民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在与贾庆林晤谈过程,吴伯雄特别转达马政府期待两岸应尽速商谈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ECFA)的政策态度。他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能够顺利建立。这是他和访问团此次来访的一个希望。

吴伯雄强调,面临全球金融海啸,大陆成为中流砥柱的角色,可能成为带动全世界经济景气恢复的最重要因素。希望两岸在经济上能更紧密地互助合作,尤其是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对台湾来说很迫切。

贾:加快经合造福两岸同胞

王铭义/北京报导

大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昨天在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强调,应加快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合作制度化」,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准迈进,促进两岸共同繁荣,造福两岸同胞。

贾庆林并指出,国共两党加强交流对话和良性互动,对于增进两岸双方互信,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确保两岸关系沿着和平发展正确轨道向前推进,具有不可代替重要作用,应继续坚持和深入下去。

在「吴胡会」前夕,身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贾庆林特别会见吴伯雄率领的代表团。

贾庆林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将于廿六日与吴伯雄主席举行会谈,就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交换意见。相信这次会谈一定能够取得重要成果,将对增强国共两党政治互信、促进两岸良性互动,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贾庆林并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是摆在两岸同胞面前的急迫任务。两岸应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共同克服这场危机造成的影响。在新的形势下,国共两党对于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承担着更大的责任。

他说,两党应该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增进互信,务实进取。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取得更多实际成效,为两岸民众谋得更大的福祉,不辜负两岸同胞的期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可在交流政策意向、凝聚各方共识更好地发挥作用。
 

**********************************

吴伯雄肯定中共与台湾各党派接触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25 20:18  

     
(中央社记者黄季宽北京25日电)到北京访问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今天表示,非常乐意看到大陆方面与台湾各党派接触。

吴伯雄今天在中国大陆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举行的晚宴上致词时做此表示。

吴伯雄说,「国共之间追求双赢、和平发展,这个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很乐意看到大陆方面最近跟台湾各政党、各层次的民间人士多接触,我们是非常赞成的,而且乐意看到这个发展。」

吴伯雄进一步指出,「因为这个发展趋势假如能够继续进行,在台湾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同国民党的政策。国民党必须立足于台湾,立足的根基就是要跟台湾主流的民意结合在一起。」

吴伯雄表示,国民党在去年的选举已经赢得多数人民的支持,「假如我们继续努力,两岸之间有更大的交流,更大的合作,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民能了解国民党所引导的方向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向。」

「所以,对这段时间的发展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我们欢迎中国共产党方面与台湾其他党派,甚至完全不同主张的人能够多接触,这是非常好的方向。」

在吴伯雄到访之前,民进党籍的高雄市长陈菊才到北京访问过,陈菊是到大陆访问的民进党籍现职最高层级官员。
 

********************************

胡锦涛就推动两岸关系发表六点重要意见   
 
中央社/中央社 2009-05-26 22:26 

     
(中央社记者黄季宽北京26日电)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会谈,胡锦涛针对在新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发表六点意见。

今天的会谈由胡锦涛和吴伯雄先后致词,然后记者离席,双方开始会谈,胡锦涛在会谈中的谈话由新华社披露。

胡锦涛表示,去年12月31日,他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坚持中共既定的对台大政方针和目标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张,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事务等方面提出方针政策。这是中共关于与台湾方面共同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思路,是对未来两岸关系前景的规划,同时也尽可能照顾台湾民众的合理愿望,尽可能呼应台湾方面的积极诉求,充分展示了中共的诚意。

胡锦涛接着针对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发表了六点重要意见。


第一,关于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去年5月以来,两岸双方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从而推动解决了两岸关系中一系列复杂问题。考虑到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包括需要逐步破解一些政治难题,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关键所在。

第二,关于两岸经济合作。今后一个时期仍然要把全面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作为重点,当前最突出的任务是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考虑到两岸民众是一家人,大陆方面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与台湾方面共克时艰。今后,如果形势需要,大陆方面还会继续这样做。签定两岸经济合作协议,关键是协议内容要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两岸民众福祉增进,有利于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双方应该共同推进商签协议准备工作,争取今年下半年谈起来。

第三,关于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新形势下,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潜力,也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开展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第四,关于涉外事务。几天前,中华台北卫生署应邀派出人员作为观察员参加了今年的世界卫生大会。这表明,两岸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妥善解决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也表明大陆方面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希望这有利于增进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了解,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第五,关于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促进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是「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的目标,已经成为两岸双方的重要主张。「我们提出,两岸可以就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问题、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进行务实探讨,表明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考。两岸协商总体上还是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双方要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准备、创造条件。双方可以先由初级形式开始接触,积累经验,以逐步破解难题。」

第六,关于国共两党交流对话。国共两党交流对话,特别是高层交往对保持两岸关系发展势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国共论坛是一个成功的论坛,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同时,两岸关系发展需要两岸广大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两岸各界举办的海峡论坛,突出了两岸民众的参与和互动。

胡锦涛强调,国共两党肩负着历史责任,应该胸怀全民族长远发展,以远大的目光、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解决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贡献。

报导说,今天会谈是在诚挚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取得重要成果。双方都表示要继续推动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都认为要维护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并不断增强和深化互信;都强调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商谈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以利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赞同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教育交流,举办以文教交流为主题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始探讨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都主张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9/0527/130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