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代理中国钒铁 江俊德挨轰
民视 (2009-04-14 16:55)
在中国经商的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儿子江俊德,再度遭到平面媒体爆料,说他拿到中国国务院特许,拥有中国攀枝花钢铁的「钒铁」台湾独家代理,这引发绿营立委一阵痛批,质疑江家父子没有利益回避,不过江俊德也以声明稿澄清,代理钒铁不须中国特许,代理权也在去年底已经终止了。台湾从中国攀枝花钢铁公司进口「钒铁」,全都要经过江丙坤的儿子江俊德吗?这样的报导一出来,绿营立委简直气炸了。
根据平面媒体指出,中国攀枝花钢铁先在香港设立分公司,台湾想要进口钒铁,就必须透过取得中国国务院特许的德镁实业,真的是这样吗?
江俊德只以声明稿表示,钒铁并非矿产,属于铁合金,民营公司都能出口,并非中国国务院特许,2006年12月和攀枝花钢铁签订台湾代理,一年一签,2009年1月未再续约,台湾每年从中国进口钒铁700吨,其中德镁实业2007年进口250吨,2008年进口200吨,非独占、没暴利,国民党立委也跳出来力挺江丙坤。
尽管江俊德表示,已经终止代理关系,但在江丙坤任职海基会董事长,负责两岸事务的同时,做儿子的却在中国做生意,两岸关系如此敏感,当然会引发争议。
德镁实业声明稿/台湾公视截图
*****************************************************
江丙坤儿子 遭控特许代理中国货
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之前因为家人在中国经商,曾被绿营大力抨击,现在又有媒体报导他的儿子江俊德所经营的公司,是在中国国务院特许下,成为进口钒铁产品到台湾的独家代理商,部分蓝绿立委质疑,身为我方与对岸谈判的代表,如果有这样的情况不太恰当。被指射的德镁实业则是发声明稿表示,中国钒铁出口并不需要国务院特许,而且德镁在今年就没有再跟中国的攀枝花钢铁公司续约,而江丙坤也亲自出面说明,还为儿子抱屈。不过有监委认为,这样可能会有触犯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回避法的疑虑,他将主动申请调查。担任海基会要职,亲属与对岸的接触界线在哪里? 有没有涉及违法的问题? 监委表示还要再查,但在政坛传出吴伯雄有意转任海基会的时机,江丙坤儿子的事件再被提出,时机点也相当耐人寻味。
记者张志雄彭耀祖 张梓嘉台北报导
江丙坤与中共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公视截图
******************************************
BBC:国台办:两岸展开军事交流有建设性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周三(4月15日)表示,关于两岸军方今夏将在美国首次接触的消息"不准确",但两岸以某种形式展开军事交流是有"建设性的",且有助于化解台海紧张。
稍早,中国官方《中国日报》引大陆军方匿名消息来源称台海两岸军方代表将在8月于美国夏威夷进行60年来首次会面;而《人民日报》集团旗下的《环球时报》次日即援引未具名的国防部官员称此报道无中生有。
李维一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两岸军事交流是两岸之间的事,"可以先由两岸专家学者就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也可以从两岸退役军人交流开始,来启动两岸军人问题的接触。"
两会选址
同时,李维一还表示,依照海协会、海基会制度化协商的惯例,第三次两会领导人会谈考虑选址南京,并努力促成在4、5月间正式举行。
他说,海基会提出希望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例如南京,举行第三次两会领导人会谈。海协会表示积极考虑研究后确定。
这位国台办发言人说,根据两会的共识,第三次两会领导人会谈的议题是两岸空中定期航班、两岸金融合作、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
此外,双方还将就陆资入岛投资进行对话。
李维一还表示,如果台湾方面希望通过两会的渠道,就签订两岸综合性经济协议,以及建立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等问题交换意见,"大陆方面也是持开放的态度"。
另外,海基会方面提出,希望在4月18日在台北进行第三次两会领导人会谈的预备性磋商,大陆方面正在积极予以考虑。
李维一还透露,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将出席4月17日至19日的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
温家宝总理和国台办主任王毅将在论坛期间会见钱复等台湾与会嘉宾。
邀马主席访问大陆? 国台办:没有确切资讯
2009-04-15 新闻速报 【中央社】
总统马英九如果兼任国民党主席,中共当局是否会邀他访问大陆?对此,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今天回答媒体表示,有些情况在特定时间应当会出现,但目前没有相关确切的资讯。
总统马英九是否会兼任国民党主席最近受到热议。中国国台办今天的例行记者会中,有媒体提问「国民党主席非常可能由马英九来接任,如果确认,是不是这边也会邀请马英九来参加一些会谈,就像邀请吴伯雄主席来一样。」
李维一回答说,「你问了一个假设性的问题,我也想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个大的趋势,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下,在一定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有一些情况是在特定的时间应当会出现的。」
但他同时表示,「但是现在的预见,我没有这方面确切的资讯。」
*************************************
两岸两会若人事异动 国台办:不影响协商
2009-04-15 新闻速报 【中央社】
据报导,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可能在第3次「江陈会」之后卸任。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今天对此表达「不评论」的立场,并指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不受人事异动的影响。
此外,对于外界质疑江丙坤的儿子江俊德与中国大陆作生意涉及利益输送一事,李维一除了表示「江俊德是和大陆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并称「我们没有评论、不便评论」。
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上午举行例行记者会,有媒体针对江丙坤传出即将去职以及江丙坤家族企业与中国大陆生意往来等事项提问。其中两岸两会领导人异动是否影响两岸制度化协商的问题受到关切。
李维一回答说,「两会(台湾海基会、大陆海协会)已经恢复制度化协商,所谓制度化,是靠制度保障的。」
他说,「至于你们提到的台湾方面有关人士的更动问题,我在这里不便发表评论,但是两会是制度化的协商,制度建立是保障。」
*****************************************
「三轨并进」沟通新局 待检验
2009-04-15 中国时报 【王铭义/特稿】
国台办网站十三日贴出《新华社》简讯:「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十二日在上海松江会见正在大陆参访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事后,国民党解读说:王毅除转达胡锦涛的问候,也就台湾今年参与世卫大会传达了正面讯息。
国共平台是当前两岸得以复谈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两岸官方、海基海协之外的「三轨」管道,台湾今年再度叩关,争取以观察员身分参与世卫大会,两岸能否建立互动新模式,首当其冲,正考验着「三轨并进」的沟通新局。
台湾参与世卫大会是「连胡会谈」的共同愿景,中共涉台部门还视为「总书记的承诺」,列为重点对台政策项目。马政府执政后更列为观察北京动向的指标。不过,两岸当局暧昧不明,秘而不宣的沟通过程,增添外界有关「北京施舍」的种种臆测与负面决策印象。
王毅在连胡之间传递台湾参与世卫大会的相关讯息,再次印证国共沟通平台有着密切的高层对话机制,尤其,王毅曾是中国外交部常务副部长,连战则曾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两岸高层务实互动,理应合作建构一套双方得以共存共荣、互利双赢的互动新架构。
两岸现存党、政、中介机构「三轨并进」的谈判对话机制,虽各有运作程序与不同的操作模式,同时,两岸议题的协商沟通也各有分工,但任何一轨的沟通成败,势必会牵动并影响其他沟通轨道的运作,两岸当局在主导过程同样面临「成则两利,败则两害」的破局压力。
两岸「三轨并进」的沟通新形势,在近日内将汇聚成新的协商局面,尤其,包括台湾参与世卫大会的程序步骤、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如何开展、两岸金融合作协议能否如期落实、陆资来台如何启动,环环相扣,紧密交错,三轨之间如何专业操作,相互奥援,仍待检验。
*****************************************
温家宝博鳌论坛将会钱复
2009-04-15 新闻速报 【中广新闻/叶柏毅】
据新华社报导,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这次博鳌亚洲论坛时,将会晤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的最高顾问「钱复」。
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今天在例行记者会中表示,钱复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温家宝也将在论坛举行期间,会见钱复等台湾嘉宾。
李维一并且表示,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将在4月17号到19号,在海南博鳌举行。
***************************************
赖幸媛:大陆人士来台探亲拟将放宽
2009-04-15 新闻速报 【中广新闻/张德厚】
民进党执政后,把大陆人士来台探亲的期限,缩短为每年在台湾只能停留2个月,国民党立委卢嘉辰质疑这项规定不合里,陆委会主委赖幸媛说,政府已经在修法,研拟放宽。
93年以前大陆人士来台探视父母或子女,每次在台湾可停留3个月,必要时可以延长3个月,一年总共6个月,但民进党政府在93年修改规定,把来台探亲期限大幅缩短为每次在台只能停留1个月,也只能延长1个月,每年来台探亲最多只有2个月的时间。这项走回头路的作法,多年来外界批评太不人道,国民党立委卢嘉辰在质询陆委会主委赖幸媛时就质疑这项规定非常不合理,要求放宽。赖幸媛则透露,政府已经在修法,研拟放宽来台探亲的期限。
根据内政部的规划,大陆人士来台探亲将放宽为每次可在台停留2个月,一年可以来台3次,总计可在台停留共6个月。另外,卢嘉辰也质疑,现行规定大陆配偶在拿到身分证前,如果打工被抓会被遣返大陆,而且长达七年不得来台,使得台子女无人照料,也非常不人道,赖幸媛则指出,已经修正两岸关系条例,放宽陆配只要合法来台依亲,就有工作权,因此未来非法打工的问题将可有效解决,不过,这项法案目前还躺在立法院,赖幸媛拜托立委们赶快通过。
*******************************************
中国国台办:两岸媒体常驻愈快愈好
2009-04-15 新闻速报 【中央社】
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今天针对两岸媒体常驻问题表示,大陆方面对此事抱持积极的态度,并希望这件事的实现愈快愈好。
李维一在例行记者会回答媒体时做了以上表示。
两岸媒体多年来都是以「驻点」方式进行采访。李维一说,两岸记者驻点采访是一项过渡性的安排。
他指出,为了更有效促进两岸新闻交流并减少新闻单位的作业成本,特别是有利于新闻采访的持续与深入,应当由驻点转向常驻,这是两岸新闻交流中应当解决的一个问题。
李维一表示,「对于这件事情的实现,我们当然是希望愈快愈好。」
他说,只要两岸本着积极的态度,从两岸新闻媒体、两岸新闻交流客观需要出发,以积极的态展开沟通,问题的解决是值得期待而且乐观的,「首先我们方面是非常积极的。」
*****************************************
中国国台办:台湾旅游市场吸引力逆势上扬
2009-04-15 新闻速报 【中央社】
大陆民众赴台游去年7月开放以来,游客累计约17万余人次。中国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今天说,台湾旅游市场对大陆民众的吸引力逆势上扬,未来一段时间人数还会「在高位运行」。
李维一在例行记者会中,针对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以及衍生的相关问题回答媒体提问。
在人数方面,李维一说,去年7月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来,截至今年4月初,大陆居民赴台游累计达6126个旅行团、17万4212人次;其中今年达11万7631人次,占总数的67.52%。
他表示,「尽管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不断蔓延,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热度持续不减,台湾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应当讲是逆势上扬。」
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大陆居民日均赴台旅游人次接近3000人次,最高单日人数在4月7日达到4022人。
李维一表示,「大陆第2批、113家赴台旅游组团社已陆续启动赴台游的业务,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人数依然会在高位运行。」
至于台湾消基会反映两岸直航包机票价过高一事,李维一说,大陆旅游主管部门将采取措施,对指定的赴台旅游组团社实行严格监督,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组团社将依法及时查处。
在谈到日前有大陆民众到台湾旅游时在风景区刻字一事,李维一说,此事属于个案,事发后,当事人已受到来自家人与社会的指责。
他认为,这件事实际上也是一个宣传与教育,相信透过此事,文明旅游会得到进一步倡导,「作为保障旅游品质的一部分,文明旅游确实是要加强。」
*****************************************
两岸关系加温 袁健生:美方正面看待
2009-04-15 新闻速报 【中广新闻/程平】
我国驻美代表袁健生,今天专程到立法院报告美国新任总统欧巴马上任后的台美关系,针对两岸间逐渐和缓的气氛,袁健生强调,美国政府对马总统的两岸政策,反应正面。袁健生也表示,对于台湾是否能在今年五月成为WHA的观察员,美方的态度同样非常正面,更不希望受到中共的干扰。
立法院外交国防委员会15号邀请到驻美代表袁健生,针对欧巴马上任后的台美关系进行报告并备询,国民党立委张显耀担忧,美国智库认为台湾新政府上台后,致力改善两岸关系,会让美国感到忧虑,袁健生则是答覆表示,美国政府对马政府的两岸政策,反应正面。
至于美国今年对于台湾成为WHA观察员的态度,袁健生也说,美方态度非常正面,尤其不希望中共干扰。
但中共是否真的会干扰,袁健生要大家拭目以待。
****************************************
官对官密谈业务 两岸新模式
2009-04-15 中国时报 【王铭义/台北报导】
第三次「江陈会谈」预备性磋商,将于本周末在台北举行。其实,两岸主管金融、民航、警政业务的主管官员,透过新的谈判模式,经过连月密商后,已初步敲定两岸金融合作协议、两岸定期航班协议、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草案内容。
两岸谈判模式,在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互信基础渐趋稳固之后,已呈现互动新局!近几个月来,两岸相关主管官员已针对三项协议展开多次「业务沟通」,这项「官方对官方」谈判因事涉敏感,双方刻意采取密谈方式进行。
江陈会三协议 多次业务沟通
两岸官方密谈的形成,使得两岸沟通机制已出现「官方对官方」、「海基会对海协会」、「国民党对共产党」三轨并行的新模式;陆委会副主委傅栋成与国台办常务副主任郑立中,则分别扮演两岸官方密谈的核心枢纽角色。
两岸官方的「业务沟通」,在年初即已陆续开展。金融合作协议的主谈者是金管会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官员;定期航班协议的主谈者是民航局与大陆民航总局官员;打击犯罪协议主谈者是法务部与大陆司法部、公安部。两岸主管官员直接沟通研拟协议,有别于以往由两会或民间组织搭建平台的方式。两岸主管官员在两会磋商前先行「业务沟通」,虽然是以密谈方式进行,但官员直接谈判,应是两岸最具权威性、专业化的「一轨」谈判机制。
官员一轨谈判 两会二轨签署
在两岸主管官员完成「业务沟通」,初步敲定相关协议文本草案,并获得各自主管当局核可后,两岸再透过海基会与海协会安排公开的预备性磋商,与两会领导人会谈、签署协议,则是典型授权中介机构谈判的「二轨」管道。
其实,两岸之间的协商机制得以依序开展,关键在国共两党于二○○五年四月举行「连胡会谈」达成两岸共同愿景。两岸执政党所打造的沟通基础,和后续论坛所倡议的各项议题,即成为两岸官方与两岸两会商谈议题的依据。
由于两岸官方的「业务沟通」已大致敲定各项协议文本,两会第三次「江陈会谈」预备性磋商将于本周末启动。国台办常务副主任兼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周末率团来台,两会将于预备商谈期间决定「江陈会谈」的具体日程与议程。
*****************************************
民航局李龙文与对岸秘密会前会 业者管道早作废
2009-04-15 新闻速报 【中广新闻/彭群弼】
两岸第三次江陈会预备性磋商将在本周六登场,为了解决两岸对于空运协议内容的争议,民航局长李龙文秘密出国,据了解,出国的目的就是进行协商,不过地点高度保密。据了解,两岸协议透过业者先进行谈判沟通的管道早已经作废,航空业者并未参与这次会谈相关协商,航空业者私下表示不解,并且开玩笑的表示:恐怕以后连「花瓶」的角色都免了!
两岸第三次江陈会预备性磋商提前启动,陆委会前一天宣布将在台北召开。被列为谈判四大主题之一的平日班机协商,据了解,双方事前的沟通频繁,不但如此,已经「逐渐」成为我方谈判代表之一的民航局长李龙文与部分协商官员,已经悄悄出发,与大陆的预备性谘商官员碰面,展开预备性磋商的「会前会」。
至于谈判的地点,究竟是两岸多次接触的第三地:澳门?抑或是直接在「上海」沟通,众说纷纭,外界无从得知。
两岸第一次江陈会,除了达成多项协议之外,在各项协议文本中,也明订一般性或事务性沟通,双方对口单位一律由所谓的「小两会」负责,也就是两岸两会之外,由双方行业别的民间组织,负责沟通,例如观光的部分,两岸的海旅会与台旅会就是所谓的小两会接触管道,双方官员以民间名义接触及谈判。
但空运部分,原本设定的小两会管道:台北市航空商业同业公会与对岸的海峡两岸空运交流委员会,似乎已经形同虚设,双方都是由空运或两岸系统的官员上谈判桌,直接谘商,业界白手套的角色,早已悄悄消失。航空业者在过去两个多月的谘商过程中,仅被口头谘询一次。本周六进行的预备性磋商,业者也不必当去现场当花瓶,一起拍照。
如此一来,谈判官员的谈判基础究竟为何?是否顾及我方业者的利益?恐怕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