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四人帮”成员张春桥在法庭上的讲话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传说中的“四人帮”成员张春桥在法庭上的讲话

 

张春桥的法庭陈词(本文纯属虚构) 

插队落户

原载:wehoo-威虎网

按照这个世界的规则,我早就想好了有这么一天。

  

 "四人帮"成员 张春桥在法庭上的讲话

我的发言并不是打算在一个即将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政权机器前为自己辩护。但既然今天你们还打算维系一个伪善的辩护程序,我不介意在这里和你们安排的旁听者聊几句。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纯洁无暇的圣人。这个社会有100条或更多的理由指控我有罪,但正如我预料的,你们指控我的罪名在这100条之外,而且制造的罪名非常不专业。比如说与林彪集团合作。那些为我炮制罪状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次曾和林彪集团一起密谋杀光所谓的“文人集团”,也就是无产阶级继续革命派。或许几十年以后,你们会给自己曾经的同谋翻案,同时继续称我为罪人——我会很高兴你们这样做,因为我耻于让另一个懦弱的反革命集团分享我被走资派打击的光荣……

……你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毛主席。你们试图继承他的权威,你们试图继续尊他为领袖,你们试图宣称自己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一脉相承,你们知道甚至不能和逝去的伟人对抗……但你们绝对不同意毛主席建国以来的革命路线,本能地要保护自己官僚机构的特权……

因此我们被推上这个审判台来为毛主席的“错误”负责,我对此既感到光荣,又感到惶恐……我作为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具体执行者之一,断然不敢独占这一理论成果的发明权;但我很乐意看到,我因为这一路线而被审判,这是一个光荣的职责!

我知道,我们其中有人会认罪,会痛哭流涕地忏悔,会声泪俱下地揭发自己和林彪集团的合作……这同样在意料之内……历史总会在恰当的时候甩下一些人,因为他们本来就不配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更加当不起这份光荣。当然,你们不会因此饶恕这样的人——因为他们的能力限于污辱自己……

就在我被审判、被指责的时候。人民公社正在被解散,独立的工业体系正在瓦解,成千上万的人正在以各种罪名被正式或非正式的法庭判罪、私刑处死。那些联动分子正在迅速的被提升,千百万重新获得权力的大小官僚正快活地让子女联姻,为利益集团补充新的血液……这绝不意外。

而且由于你们窃取了人民几十年积累的工业财富,你们有能力在短期内收买人心……让被蒙蔽的人民一起声讨我们革命派的罪行……

这种小伎俩混得了一时,能混一世吗?慎重的说,或许能吧;如果这“一世”指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话。

我还不老,在我有生之年,未必能看到你们的灭亡,但我可以看到你们的堕落,看到你们的子孙走向疯狂!看到你们镇压群众,看到你们在群众中埋下另一次革命的火种!

(又误会了……是我写的……有一天降低两个规格自己用。给张春桥3天时间,再让他确信发言会被所有人看到,被正式记录流传下去。他写的一定比我精彩的多。——马前卒)

  (注:本文纯属虚构)

***************************

  国际上存在阶级斗争,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工人群众从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很懂得这一点,他们说:“我们决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命运系在别人的腰带上”。这句话尖锐地指出要注意被别人卡住脖子,牵着鼻子走的危险。如果不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上,样样靠引进,为了引进,甚至把发展经济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的社会主义原则丢在一边,无原则地以出口换进口,势必造成那么一种状况:自己能生产的无限制地进口;国内很需要的又无限制地出口;买人家先进的,自己造落后的,甚至把矿山资源的开采主权也让给人家。这样下去,岂不是要把我国变成帝国主义国家倾销商品的市场、原料 基地、修配车间和投资场所吗?那里还有什么工业化的速度,那里还谈得上独立 自主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只能作帝国主义的经济附庸。经济上丧失独立,政治上也就不可能自主。中国人民在历史上遭受过的创痛是很深的。——1976年第四期《红旗》张春桥

********************************

资料:
张春桥(1917年-2005年4月21日),山东菏泽巨野人,中共政治家,理论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市长。四人帮成员、文化大革命主要策划者。

张春桥曾经是上海三十年代的作家,1935年从济南到上海从事写作。1937年9月返回济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1月抗战期间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此后从事革命的宣传文化工作。1940年赴晋察冀解放区,曾主编《晋察冀日报》、《新石门日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是《解放日报》的主编、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市委候补书记等职。1958年,一篇《破除资产阶级法权》的文章深为毛泽东赞赏。他在上海与江青会面并帮助发动文化大革命。1975年他发表《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此文深得毛泽东晚年思想精髓。“四人帮”失势后,张春桥在法庭上的表现特别引人注目。他一言不发,以沉默藐视法庭的态度完成了他最后的历史画像。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9/0410/12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