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2.5亿”的企业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2008年12月到浦江县公安局报案的,是超界集团董事长黄桔英,其称“张世强骗走其2.5亿元后失踪”。据黄桔英称,2.5亿元的借贷始于2007年9月,分几批打入张世强的账户,约定的利息为7.5分。
一位浦江公安局人士透露,“能够确认的是,2.5亿元不全是本金,包括了部分利息再投入,超界集团也收到过一些利息。所以,超界的大致受害金额应为1亿多元。”
但超界集团并非一个无知的受害者。知情人士透露,超界集团经理、黄桔英之弟黄小平,和张世强关系非常密切。黄小平正是超界集团“借钱”给张世强的经办人,二人此前的多次“合作”。
由“中视新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张世强所有企业,下称“中视新媒”)等单位联合举办,国内首家娱乐私塾开课典礼暨新闻发布会2008年3月在北京举行,张世强、黄小平等人同样作为“影视投资人”出场。同月,在“中国首届国际环境电影周”上,张世强和黄小平还同时担任了组委会副主席。
由黄小平出任董事长的内蒙古西乌旗浩鑫矿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即为张世强的“拜把兄弟”之一张有生。记者掌握的一份文件显示,张黄二人于2007年9月4日,曾以浩鑫矿业的名义在内蒙申请了一处银铅锌多金属矿地。而矿业,正是张世强所称的集资投向之一。
浦江公安局人士证实,浩鑫矿业已进入侦查范围,黄小平亦被传唤过。
不知所踪的10多个亿
2008年12月与张世强一起失踪的,还有其非法集资所得的10多个亿。由于目前报案人为数不多,具体金额公安机关尚无法统计。
据浦江公安局人士透露,接收集资资金的主要账户,属于张世强的“皮包公司”上海亨宏事业公司。该公司注册于1997年,1998年即进行了工商注销,但公司名下的银行账号却保留至今。
张世强失踪后,经公安机关调查,该账户共有过7亿多元资金的进出,如今却仅剩下了30多万元。
至今没有人知道,张世强把这么多的钱都投向了哪里?但对众多的受害人来说,危险的信号是,随着钱一起失踪的还有借贷记录。
在张世强失踪的第二天,闻讯赶到张世强家的范莎(张世强妻子的表妹)发现,自称“家庭妇女”的周荷芳(张世强之妻),此刻却显示出了不同常人的镇定:丈夫失踪了,她不是想办法去寻找,而是呆在家里,弄来一台碎纸机,将大量的文件、凭证销毁。
并不清白的历史
人称“强叔”、现年54岁的张世强,在浦江当地曾是一个“浪子回头”的典型。据浦江县公安局副局长、主管刑侦工作的郑列贤介绍,张世强(时年27岁)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入狱,案由为“投机倒把”。
当地媒体《金华报》曾于1982年8月28日描述到,“他外出诈骗的时候,是个貌不惊人、乳臭未干的小人物,然而不久即成为果戈里笔下‘钦差大臣’式的人物。动辄坐飞机,来回于闽、湘、鄂、滇及沪、京、穗、昆等十三个省市”。
当时的侦查结果称,张世强曾“同七个省市的单位非法签订卖空合同二十份,总金额达四十二万元,从中诈骗钱财约七万元”。
在遭到当地警方追捕时,张世强1981年8月又远走北京,后辗转郑州、昆明、西双版纳和株洲等地行骗。在昆明,张世强曾为自己伪造了一个“长春电影制片厂编剧兼编辑陈朝阳”的身份。
在数月的四处流窜后,张世强于1982年2月,在江西鹰潭被抓获;于当年6月被逮捕归案,并最终被判有期徒刑20年,后因“积极参与改造”被减刑6年,于1996年提前出狱。
但出狱后的张世强很快“东山再起”。张世强的岳母和范莎称,出狱后张首先做起了茶叶生意,不久又开办了一家“一点红蚊香厂”。
看不见的项目
如果说茶叶、蚊香只是小打小闹,进入了铝业和影视圈,则真正让张世强在当地博得“声望”。
张世强“影视大亨”的头衔,来自其投资的中视新媒。这家公司先后拍摄了电视剧《纯真年华》、《球爱俏佳人》和电影《救我》。而在浦江县,张世强在进行铝业投资,都被视为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为张世强带来“声望”的影视和铝业,正是其所宣称的集资去向。对于那些“看不见”的项目,张的家人甚至受害者都十分肯定。
范莎称,表姐周荷芳曾表示,丈夫张世强在做铝合金,生意地点在上海。而张世强的岳母则表示,茶叶贸易后,张世强去了青岛搞铝业生产,常常一去数天,一月中数次往返于青岛和浦江。
“被骗2.5亿元”的浙江超界集团报案时称,张世强自称“做铝业生意”,借钱名义为“开铝厂、投拍电视剧”。
虚妄的“关系网”
即使月息高达7分,但众多的受害人,何以会信任一个曾经的失足青年,逾10亿元的资金何以会流向那些“看不见”的项目?
据当地媒体报道,张世强与前文提及的张有生、浦江县洪鑫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越康、浙江百炼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以及浦江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徐建一等人并称“浦江六兄弟”。
一位受害人表示,“多年前,张世强便与县领导称兄道弟,可以在县政府大楼随意出入”。张世强彰显自己“关系网”的举动,甚至涉及浦江之外。
中视新媒曾主办过一本名为《风云人物》的周刊,张世强本人出任顾问,这本杂志的主管单位被其宣传为某部委。有受害人甚至相信,“张在上面肯定是有人的,他还和一位副部级领导同桌吃过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