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严寒让台美政客发烧 人权民主正在被抛弃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经济严寒让台美政客发烧 人权民主正在被抛弃

 

希拉蕊人权问题摆一边 北京松一口气
2009-02-23 今日速报 【法新社】 


     中国国营媒体今天形容美国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访问北京时的作法让他们松了一口气,因为希拉蕊避开人权问题,而专注于两国间的合作。

     中国官方英文「中国日报」在社论中说:「许多人都曾急于想知道美国新政府对中国的看法,也想知道在布希政府时代末期象徵两国间稳定关系的宝贵徵兆,在白宫新主人改革的雄心壮志下是否能够继续维持。」

     「而随着希拉蕊访问北京时强调双方共同关切的议题,让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并且非常欢迎这种作法。」

     社论说:「如果希拉蕊这次就任国务卿后的首次海外访问的重点是提供保证和消除疑虑,那她做到了。」

     「新京报」则说,希拉蕊此行透露出中国和美国关系间一项显著的变化,双方已经权力相对平衡。

     该报在评论中说:「不管是在交往方式或是在议题规划上,都与从前有很大的不同。」

     它说:「在外交层级上,中国和美国已相当平衡。」

     它指出,在前美国总统布希和柯林顿时代,中美关系开始时并不平顺,但后来就正常了。

     新京报说:「美国新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与以往不一样。」

************************************

克林顿促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



Feb 22, 2009

克林顿与杨洁篪在北京交谈
克林顿与杨洁篪在北京交谈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敦促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以及和华盛顿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克林顿星期天结束亚洲4国之行,在离开北京之前做出上述表示。这是克林顿就任国务卿后的第一次出访。

克林顿说,华盛顿必须向中国出售更多债券,以推动陷于困境的美国经济以及刺激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她说,如果美国不能摆脱经济衰退,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是美国公债的最大持有者。克林顿说,中国继续在美国公债上投资,就是认识到美国和中国经济的相互联系。

 

**************************************

争人权 中国异议人士吁美国续向北京施压
2009-02-23 今日速报 【法新社】
     美国对中国人权纪录的立场看似已软化,中国异议人士今天对此表示遗憾,并呼吁美国政府继续向北京当局施压,即使只能以不公开的方式进行。

     美国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Hillary Clinton)周末访问北京,与中国领导人会谈,主轴放在全球经济问题和气候变迁。希拉蕊说,人权问题应先搁置一旁,以重要议题为优先。

     但人权问题免不了还是浮上台面,中国异议人士传出遭到政府骚扰和威胁,以防他们利用希拉蕊访问期间,找机会发言或与希拉蕊碰面。希拉蕊今天结束访问行程返国。

     遭关押的异议人士胡佳之妻曾金燕表示,国际社会若不给予足够关注,或不对中国施予足够的压力,中国捍卫人权的人士和公民社会均将遭受更严重打击。 

     希拉蕊20日晚间飞抵中国以来,曾金燕便遭公安软禁在家。她和其他异议人士都表示,直到希拉蕊搭机返国的最后一天,骚扰都未曾间断。

     另外几名人权人士依旧下落不明,无法经由电话取得联系。

********************************

人权人士担忧克林顿有关人权评论



Feb 22, 2009

美国务卿克林顿访问北京期间一冤民在原美国大使馆附近抗议
美国务卿克林顿访问北京期间一冤民在原美国大使馆附近抗议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造访中国之前,在韩国首尔表达了将重视经济、安全等议题高于人权议题,导致了各界关心中国人权人士的关切与担忧。

在星期五离开韩国,前往亚洲之行最后一站中国之前,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对记者说,她将会表达对于人权的关切,但是其他议题更加重要:“我们必须持续地敦促中国,但敦促人权议题并不可以干涉到全球经济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以及安全危机。我们必须在每一个议题上头,进行能够达成互相了解的对话。”

*期盼美政府更加关注人权*

大赦国际香港分部的研究员Sici.刘对克林顿的发言感到“震惊”,并且期盼奥巴马政府能够更加关注人权议题。她说:“我们真的很期望人权议题能够在克林顿女士访问中国的讨论项目之内。显然的,我们希望奥巴马政府继续敦促中国改善人权状况,因为美国是现今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真正推动中国改善人权的国家之一。”

在克林顿离开华盛顿之前,美国7个人权团体共同交付了一封信给克林顿,敦促她此行应该将人权议题列为她与中国官员公开与私底下讨论时的“显著议题”。信中写道,“您的拜访将为奥巴马新政府的美中关系定调。这是关键时刻,让中共政府知道与美国关系是否良好,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在内政与外交上秉持举世的人权标准”。

中国国内的异议人士查建国认为,克林顿国务卿还是会关注中国的人权问题,但会比较低调。他说:“克林顿国务卿来中国恐怕还是要谈人权的,不过可能她不会那么高调去谈。她不会那么高调谈当然是从美国的利益出发。美国现在认为中美关系很重要,尤其在美国现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在伊朗、阿富汗、朝鲜核问题也需要与中共政府合作。”

克林顿星期天与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会面之后说,她与杨洁篪开诚布公讨论了“人权、西藏、宗教自由与言论自由”等议题,但会谈的前提是“美中双方建立正面的合作关系”,这显示了金融危机、气候变迁、北韩核危机等全球性议题仍是美国的优先考量。

*克林顿访华期间异议人士多受监控*

杨洁篪则回应,中方愿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前提下,与美方就人权问题积极对话。不过,大赦国际香港分部的研究员Sici.刘认为,从过去的经验看来,与中国对谈时,低调处理是没有效果的。

她说:“如果低调地敦促中国改善人权纪录,能够获得成效,我们当然也很赞赏。但是年复一年,我们看到与中国的对话,所谓低调敦促的做法,并看不到多少改善。还是有很多思想囚犯,中共政府还是继续打击向中央政府上访的访民,还是有很多记者被关押。”

而在克林顿访问中国期间,中国的维权人士也受到了警方的骚扰与威胁。维权人士胡佳的妻子曾金燕以电子邮件告诉法新社,她被软禁在家。而查建国也说他家门口就有警察在监视。

他说:“这两天我们北京的这些异议人士,门口都是警车、警察。像我这门口也是,从克林顿国务卿来之前,就开始警车、警察上岗。我们是希望她能够更多的关心中国的人权状况,是不是能够会面,我觉得恐怕她还做不到这点吧。”

克林顿国务卿曾在1995年于北京发表演说时,公开抨击中国的人权状况,也于去年担任参议员时,由于中国在西藏的镇压,公开呼吁布什前总统不要出席北京奥运。而这次她也说,关心经济、安全等议题,“不代表台湾、西藏、人权等美国经常与中国有所摩擦的议题,就不在讨论议程上”。


**************************************

台官员辩解两岸自由贸易协议


Feb 23, 2009

台湾官员为与中国大陆签署一项自由贸易协议的计划辩解说,这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与政治无关。台湾总统马英九保证与中国大陆建立更紧密的经济关系,但一些主张台独的团体担心这一协议会使大陆对台湾拥有更大的政治控制力。

台湾官员星期一对这项计划中协议发表评论说,如果台湾不签署协议,就可能看到出口业最终崩溃。全球经济危机使台湾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台湾官员还说,随着地区贸易集团变得更普遍,台湾需要这项协议来获得竞争力。反对者警告说,如果台湾签署这项协议,将对台湾的主权自治产生影响。

*************************************

陈菊称高雄世运效仿奥运不升国旗



Feb 22, 2009

高雄市长陈菊
高雄市长陈菊
台湾高雄市长陈菊为了宣传7月即将在高雄举办的世界运动会,最近率团到美国东西岸各地举行宣传和招商。虽然台湾民进党经常对国民党马英九政府提出不应该牺牲台湾主权的批评,但是民进党籍的陈菊说,为了提高高雄的能见度,她也会遵行奥运模式不升国旗,并且不排除到上海等地去宣传高雄世运会。


第8届世界运动会即将在7月16日到7月26日在台湾南部的高雄市举行,举办奥运会不比赛的运动项目,比如运动舞蹈 、滑轮溜冰、撞球、保龄球、跳伞飞行、飞盘、攀登、滑水、划龙舟、相扑、 武术、柔道、空手道等。今年预计有26个项目、以及5项表演赛。4年一次的运动会由1981年成立的国际世界运动总会(IWGA)主办。

高雄市长陈菊刚到华盛顿与美国国土安全部就世运安全维护的细节进一步协商,她高兴地邀请世界各地喜爱运动人士前去观赏比赛。

她说:“台湾百年来第一次举办世界运动会,会有超过100个国家到台湾高雄来,欢迎所有的乡亲朋友回到台湾,回到高雄,为台湾加油,为我们高雄加油。”

对于多年来台湾在国际比赛上经常遭遇到国歌和国旗的问题,高雄世运组织委员会常务董事刘世芳说:“我们跟IWGA签约时采取的就是奥运模式,没有升国旗的部分。”

刘世芳表示,届时比赛的场馆内会升起国际奥委会旗、世运总会旗、中华台北奥运会旗以及高雄市旗,中华民国的国旗或国歌都不会出现,但是如果中国选手获得冠军则会升起五星红旗以及演奏义勇军进行曲。

*陈菊自有解释为自己解套*

高雄经济发展局长刘馨正
高雄经济发展局长刘馨正
虽然民进党经常批评国民党矮化台湾的主权,主张在台湾比赛应该要挂自己的国旗,但是民进党执政的高雄这次一样要遵守国际比赛的规范。

市长陈菊回答记者提问说:“今天我是高雄市民所选出来的市长,我必须按照当时高雄市做为一个承办的城市,在跟世界运动总会所做的承诺跟契约,今天必须按照这样的模式,跟我个人的政治信仰政治主张没有任何冲突。”

高雄市经济发展局局长刘馨正表示,高雄市附设有高雄港,过去是世界第三大货柜港,近年来下跌到第13名,藉宣传世运会的机会,陈菊市长带队到处去招商,包括东京、香港、新加坡、美国。刘馨正也曾到北京、上海去推销高雄,去年高雄观光就出现了逆势成长。

陈菊也说,宣传高雄世运会的地点包括上海,她也不排除前往。据媒体报导,民进党虽不禁止成员登陆,但主张两岸交流者多被贴上亲中标签,有些甚至中箭落马。

高雄市经济发展副主委何美钥
高雄市经济发展副主委何美钥
马英九上台后开放两岸直航三通,高雄港也正在赶工扩建码头。曾经担任经济部长的高雄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委的何美钥说:“两岸的开放,到目前为止大陆观光客并没有增加,但东南亚地区例如越南发展以后,高雄港需要转运的货柜量就会更多。那当然我们更希望有些货柜来高雄转运到上海或宁波或其他地方,我们是可以有一些机会。”

曾是国民党台湾省议员的高雄人苏顺国则指出,民进党陈菊等人办世运会不升国旗的做法是只许州官放火,他们也因为意识形态限制而不肯承认两岸开放给高雄带来商机和生机。

苏顺国说:“如果你认为你主办的国际比赛可以比照北京奥运模式,就不可以批评马英九做法不对,不可以有双重标准。民进党执政8年,台湾经济被边缘化,出口衰退,却讲要靠扩建码头来增加出口量,不是本末倒置吗?”
 

*************************************

首位中国国家级别领导人访问台湾



Feb 19, 2009

在台湾参加研讨会的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表示,面对金融危机,两岸可以可以共度难关。这是中国国家级领导人第一次访问台湾。黄孟复一行这次来台非常低调,陆委会官员强调这是一次专业的交流活动。

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18号率团到台湾参加第9届海峡两岸和香港、澳门经贸合作研讨会。

黄孟复在研讨会上说:“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认为,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合作不仅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更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他还指出,亚洲金融风暴时,两岸及港澳地区共同面对, 患难见真情,这次的金融海啸相信也能安度。

他指出,两岸关系进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企业家应加强合作,携手应对,迎接新机遇。

由于黄孟复身兼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台湾媒体把他的访问称之为最高级别的工商代表团。成员当中还有其他两位全国政协委员,也被认为此行具有官方色彩。

不过,从这次研讨会的媒体曝光度来看,此行相当低调。
在今天的台湾陆委会例行记者会上,陆委会副主任委员刘德勋强调这是一次专业活动:“我的了解是有这个专业活动,在两岸来讲,专业活动其实并没有层级高低的限制,只要在专业领域,经过移民署会同相关机关在专业资格审视上认为没有问题,基本上都属于两岸在专业交流领域所适用的活动。 因为这是一个相当专业的活动,这对国人来讲是常态的。”

这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之一台湾工商企业联合会表示,这是一次内部的专业研讨会,并没有邀请媒体采访,关于黄孟复一行在研讨会之外的其他行程他们并不清楚。

最近中国大陆官方代表团频繁来台。中国国家旅游局长邵琪伟25日也将再度率团来台出席“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 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近期内也计划访台。
陆委会表示,自从去年发生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在台南市遭推挤跌倒的事件之后,陆委会并没有听闻大陆方面有因为张铭清事件,而限制高层官员来台访问。

两岸经贸合作目前最引人关注的话题就是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CECA。据报道,台湾经济部已经完成了草案拟定。

对于两岸的综合性经济合作协定,台湾存在反对声音,主要是担心台湾经济更依附中国大陆。
 

*******************

江丙坤:利用大陆成长动力做经济成长助力
2009-02-23 今日速报 【中央社


     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今晚发布「对台湾经济发展的看法」文章指出,因应金融海啸,政府有必要继续确保两岸经贸往来,善加利用大陆的成长动力,作为台湾经济成长的助力。

     江丙坤发布「对台湾经济发展的看法」文章,阐述台湾未来发展道路就是要「经济繁荣」、「两岸和平」、及「民主深化」。

     他从「台湾的经济发展」、「两岸经贸往来」、「台湾对外投资」、「台商投资大陆」、「金融海啸」等面向讨论台湾现况与因应之道。

     谈到这波金融海啸,江丙坤说,政府正在积极努力降低金融海啸的冲击,扩大内需及拓展出口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两岸经贸往来作为台湾整体对外贸易的一环,并不是唯一,但对台湾过去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政府实在有必要继续确保两岸经贸往来,持续为台湾经济作出贡献。

     他表示,当前全球各预测机构都预测主要国家经济成长率均为负,只有大陆一枝独秀,仍有5.9%的成长率之时,大陆必为世界跳脱金融海啸的成长引擎,台湾有地缘、语言及文化等优势条件,一定要善加利用大陆的成长动力,作为台湾经济成长的助力。

     两岸经贸往来方面,江丙坤认为,政府目前应该做的是,一方面如何确保两岸经贸往来持续为台湾经济成长作出巨大贡献,这部分必须与大陆协商,去除人为的关税及非关税贸易障碍,让两岸经贸往来更加顺畅;另一方面,政府也必须分散出口市场,以免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也是现在政府推出新台币87亿元「新郑和计画」所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9/0224/12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