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以来,全球商品需求大跌,油价从年中147美元一桶的历史新高骤跌至不足40美元,对于极度倚赖能源收益支持推动经济发展的俄罗斯堪称恶梦,明年将出现10年来首次财赤。此外大量外资突然撤离、股市暴跌、卢布接连贬值、通胀居高不下,对国民更是切肤之痛,随时会引发社会动乱,威胁克里姆林宫管治。
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宣布减产,不过油价仍未有回稳之势,纽约3个月份期油周五收市报 37.71美元。受累于油价大跌及金融海啸,俄罗斯卢布在上周五再跌至4年新低,股市主要指数今年累积跌幅已超过7成。同时,首3季有260亿美元(约 2,028亿港元)外资撤出俄国,出口贸易亦受到明显影响。
![]() |
油价跌1元 俄少收156亿
由于俄国2009年预算是以95美元的高油价为基础而制订,若油价持续低企,俄国明年很可能会出现10年来首次赤字。有专家更估计,油价每跌1美元,俄国库房就会少收20亿美元(约156亿港元)。 据报自10月起全国已有超过7,500间企业宣布裁员,多达20万名工人被削减工时,社会上不满情绪已逐步升温,严重威胁到克里姆林宫的管治。内政部副部长苏霍多利斯基在平安夜警告,经济恶化可能会引发民间骚乱。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日前更警告俄国“将堕入黑洞”,形容该国正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戈尔巴乔夫政府及其后的叶利钦政府的垮台,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咎于低油价触发的社会动荡。
不满骤增示威不断
总理普京亦明白危机当前,但其挽救经济措施却激起意料之外的反弹。位于远东的海参崴月初有近千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以保护本土汽车业为由,大幅提高进口车关税,严重影响当地生计。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并有类似示威。
在经济不景下,俄国通胀却高达13.1%,生活困难令更多平民不满,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在西伯利亚的巴尔瑙尔,早前亦有居民上街抗议当局取消数千名退休人员的公交通车票优惠。
莫斯科政府在处理示威上亦很小心,一方面透过回应诉求进行安抚,另一方面则派军警镇压示威。前总理卡西亚诺夫表示,随着人们渐渐察觉经济危机逼近自身,类似示威将会增加。巴尔瑙尔左翼示威者博尔达科夫指,政府仍能在莫斯科邻近地区保持控制,但在远东地区已显得鞭长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