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晚上,中国四川宜宾电视台女主持人贺敏捷在自己的轿车上被歹徒用枪劫持,贺假装顺从,偷偷拨打了朋友的电话,朋友从电话中听出了问题,于是报警。歹徒后来在300名警员包围之下,开枪自杀,同时贺也这本只是一起普通刑事案件,虽然情节很有戏剧性。但引起我兴趣的是7日某报纸(下称A报)对报道此事的写法,集美女、悬疑、惊悚、血腥于一体,可作为电影剧本、小说来看。下面拿A报和当日另一家报纸(下称B报)的报道作个比较。
首先A报把案件受害者称为“美女主持人”,再把“故事”说成一幕幕的,就像剧本一样。美女电视主播被歹徒持枪劫持,这是很吸引眼球的,但就是不像正经的新闻。其次,A报很煽情地描述着解救人质过程 ----“几名资深谈判人员轮流与绑匪对话,以稳定其情绪,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人质还在绑匪手中……谈判人员更是不放弃一线希望,耐心地向绑匪发动心理攻势。”而B报说:歹徒持枪抓着贺敏捷作为人质与警方僵持着,“经过20多分钟的僵持”,歹徒就开枪自杀了。两篇报道肯定有一篇失实,既然仅 “僵持20分钟”歹徒就开枪自杀,警方如何能开展“两个小时”的心理攻势?
再次,A报给我们描绘车上发生的一幕幕惊险的场景:“晓芳(即指贺敏捷)……感觉到一个冰冷、坚硬的圆形物体紧紧地抵住了自己的头部”,“晓芳吓得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当从前窗玻璃中看到抵住自己头部的是一支手枪时,更是不敢出声”,“在一个转弯处,晓芳借将手从方向盘上移开换挡之机,悄悄按下了手机重拨键”。问题是:当时车上仅两人,一个已经自杀,一个被歹徒自杀时的子弹打穿了腮骨,不可能跟记者绘声绘色讲车上情形,记者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这像极了好莱坞大片《命悬一线》里的桥段。
怪不得有小朋友要说“很黄很暴力”呢,又是美女又是枪,又是300名警察又是饮弹自尽、脑浆迸出。为什么一个正常的社会新闻,文风却像地摊文学那般不堪?只有一个解释----新闻娱乐化。新闻舆论自贬身价,为追求轰动效应和点击率,迷失于记录者与编剧身份之间。
有网友评论:假如贺敏捷没有美女主播的特别身份,还会这么热炒吗?前几天,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落马”了,本是一反腐新闻,殊不料海外一家公信力堪虞的媒体(《星岛日报》)没有来源证明地说了一句:黄对未成年少女有特殊性嗜好,于是就成为国内很多媒体热炒的新闻,口水和“涎水”泛滥。早几年的还有深圳一位女公安局长腐败案发,媒体炒作焦点居然是她收受男部下的“性贿赂”。总之非得从脐下三寸处挖出腐败的思想根源来。在舆论监督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今天,媒体应更珍惜自己的职业使命,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迎合受众的猎奇心态,使自己的报道沦为地摊文学。受伤。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1208/112484.html
相关新闻
上海妈妈生黑宝宝爸爸瞬间绿了 她急撇:没去过非洲(图) 大降25% 北京当局该急死了(图) 重大又严峻!这里发生危机 就彻底断了大部分中国人退路(组图) 声称在俄乌前线 中国雇佣兵:发现自己是炮灰(图) 四条新闻,全翻车了…(图集) 网海拾贝:美国600亿援乌法案通过后,如何影响俄乌战局?(图) 柴静:从蒙昧中睁开眼睛 这几天的新闻充满了荒诞(组图) 2023年过去了 中国那些烂尾热搜事件还在等一个结果(图集) 于平:美国人买不起空调?媒体又翻车了!(图) 撕开中共新闻画皮 大陆网红张雪峰事件发酵(图) 不是吓唬你,新闻你快看不懂了(图集) 六神磊磊:马云回国的技术解读(图) 算法正在谋杀新闻 十亿中国网友却为此狂欢 王赫:从几则新闻看中共之腐朽(图) 史上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图)江棋生: 2022,乌克兰精神辉耀星空(图)
美媒:中国与俄罗斯宣传机器如何扭曲乌克兰战争(图) 美国会若通过媒体法案 Meta扬言自脸书下架新闻(图) 西坡:新闻死了,不一定是坏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