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瞩目的美国总统大选尚有四天便正式步向尾声,奥巴马似乎已经胜券在握。观乎美国传媒在这场大选中的取态,几乎是一面倒的投向了奥巴马和民主党阵营,但在这股接近非理性的“造王运动”背后,又会否为选后的美国政治埋下隐患?
虽然最新民调结果显示,民主党的奥巴马与共和党的麦凯恩之间的差距仍然在收窄,但据率先投票选民的票站调查结果显示,奥巴马暂时拥有明显优势,加上麦凯恩在多个关键摇摆州上仍然落后,除非这几天出现重大突变,否则奥巴马将会稳坐新任美国总统之位。
在选战临近尾声之际,不少传媒人已经开始为这场选战作总结了。值得关注的是,“Media bias” (偏差报道)成为了这场大选中的其中一个热点词语,截至18日,美国发行量前100名的报纸中,已有55家宣布支持奥巴马,远胜于支持麦凯恩的16家,当中还未包括那些影响力已远胜传统传媒的新网络媒体。其中美国最大的一家新闻网站--有线新闻频道MSNBC甚至已经被批评为“严重左倾”,在网络的世界里,这场选战可以说是没有麦凯恩的声音。而在美国传媒的负面报道上,关于奥巴马与麦凯恩的也是呈现一比三之比,难怪“传媒偏差报道”会成为了这场选战中的其中一个焦点。
美国资深传媒工作者米高·马龙(Michael S. Malone)近日便在美国广播公司网站的专栏撰文,狠批业界偏袒过火、犹如“自杀”;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柯翰默(Charles Krautham)指控《纽约时报》等亲奥巴马的报章颠三倒四地罗织麦凯恩的种族歧视言词;《洛杉矶时报》昨日拒绝公开奥巴马与恐怖分子交往的录影带,更加是完全地丧失了媒体的公正原则。
还有其他如奥巴马阵营的失言、捐款舞弊、选民登记程序和民调上“出术”、与种族主义者和恐怖分子的交往纪录等等许多的丑闻都在这股“造王运动”下, 尽都化成了“抹黑”和“诽谤”,成功地避过了镁光灯的考验。相比起来,媒体寻求麦凯恩阵营的丑闻则落力得多。
诚言,如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编辑所解释,美国人对共和党执政八年、金融海啸的不满都是大批传媒倒向民主党的原因;而且奥巴马有反种族歧视的 “免战金牌”,也是不少记者投鼠忌器、不敢大肆深挖丑闻的原因;再加上奥巴马以五倍于对手的广告攻势和资金打选战,为自己塑造光环形象,也可能让不少传媒受了影响。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中评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1104/108784.html
相关新闻
完全不敢去东北农村生活
不做奴才做公民 香港人被驯化了?(图)对有吴京产生了严重的审美心理障碍
同性恋当上四星上将 多元化平权行动,打开美国军队的潘多拉盒子 奥巴马调侃78岁川普“穿成人纸尿裤”,惹来争议 奥巴马称贺锦丽选战没“活力” 非裔男性反对更因“她是女性”!(图) 都怪他!拜登川普总算有共识 奥巴马哥哥发声 称前总统暗中管理国家 摄政王,奥巴马(图集) 《安倍晋三回忆录》谈世界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图)贺锦丽恐败选?专家直指“1点惨输”
友好只维持一天 川普开轰奥巴马夫妇
川普罕见赞扬奥巴马:我喜欢他 尊重他和他妻子
纽约邮报:认为贺锦丽赢不了 奥巴马迟迟不表态相挺(图) 奥巴马为何没挺贺锦丽 原因曝光 奥巴马就拜登退选发表长篇声明,未提贺锦丽 美媒:奥巴马事先知情且未阻挡克隆尼发难 拜登幕僚质疑有阴谋 美媒:奥巴马披挂上阵? 民主党恐拟“C计划” 拜登 奥巴马和克林顿接连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