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2000点保卫战打响 市场等待落地为安
两市今日继续低开,股指短暂爬升后一路震荡下行,深成指早盘跌破7000点,沪指盘中跌破2100点。午后,沪深两市惯性下跌,沪指再次跌破2100点后盘中低见2070.43点,创下近22个月以来新低,深成指6900点告急。市场弥漫着恐惧和绝望,都在等待落地为安。
沪指开盘报2143.40点,收盘报2078.98点,跌71.78点,跌幅3.34%,成交量281.1亿元;深成指开盘报7046.47点,收盘报6876.25点,跌189.21点,跌幅2.68%,成交量113.5亿元。
从盘面看,两市上涨个股不到150家,地产和金融指数领跌大盘,其中银行类板块跌幅继续增大,目前跌幅达到了5.4%,为近期之最,浦发银行、招商银行跌幅扩大均超过6%。医药指数仍然是唯一翻红指数。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指数的不断下挫,盘中的个股更是快速的跳水。从分时图上看,虽然个股的表现强于指数的表现,但个股面对指数的跳水,也没有做出顽强的抵抗。早盘曾一度强势的上海本地股和医药股,也抵抗不住市场的疲软,都出现了冲高回落的走势。说明目前的市场不是靠一两个板块就能带动起来的,市场缺乏信心,一旦指数有所异动,盘中跟风的抛盘也会快速的出逃。
整体看来,中长期熊市并非一朝可以转变,2100上下仍将反复波动,毕竟弱市的基础没有变,未来仍有考验2000大关的可能性,反弹减磅是理性选择.
申银万国表示,近期低价股板块的活跃仅为存量资金的运作,很大程度上属于自救性质,在中国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目前市场不具备系统性上涨机会,市场进入到熊市阴跌阶段。中期大盘仍以向下寻求支撑为主基调,策略上宜保持谨慎观望为主。
方正证券认为大盘短期仍将维持震荡向下格局,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中期底部的确立还有待时日。
***************************
全方位利空打压 银行股全线崩溃
虽然对大盘暴跌行情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为什么银行股选择9月11日这一天崩溃?还是有原因的。内忧外患的新闻着实不少,首当其冲的是招商银行,因为收购永隆银行一事已经浮亏逾百亿港元,当日领跌银行股。
招行收购永隆的浮亏
这种事情就是怕总被人揭伤疤,但偏偏《京华时报》11日在《招行:投资永隆银行浮亏逾百亿港元》一文中就是把招行的伤疤揭开来亮在A股人民眼前:“受恒指大幅下挫影响,昨天,招行表示要在9月底完成收购的永隆银行股价一路下跌至72.15港元/股。根据招行上半年与永隆签署的协议,该行将以156.51港元/股的价格收购后者1.23亿股,据昨天永隆的收盘价计算,此次收购将给招行带来约101亿港元的浮亏,超出其投资本金193亿港元的一半。”
“因为中资银行介入收购,永隆银行的股价在今年上半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大起大落,最高时曾上冲至121.6港元/股。随着收购案的明朗化,该行股价随即呈现出明显的向下势头,极具戏剧性的股价变化将招行深度套牢。招商证券分析师李阳认为,按照此前‘9月底完成收购’的表态,招行收购永隆短期内将难以摆脱账面亏损的压力。”
雷曼让次贷又起风波
在本次信贷危机中蒙受了巨额资产减记和信贷损失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再遭重创。近日该公司表示,将可能公布有史以来第二大规模以及1994年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季度亏损。雷曼兄弟预计,其第三财政季度亏损39亿美元,合每股亏损5.92美元。
同日,一直被外界盛传将成为雷曼兄弟部分股权买家的韩国产业银行(KDB)发表声明称,已经结束了与雷曼兄弟的相关谈判。
哪家银行最怕断供
银监会8月中旬向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深圳、宁波等七省市银监局发出《关于开展重点地区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的通知》。有银行测试结果显示:如果房价下跌20%,个人房贷不良率将大幅上升;如果房价下跌超过40%,个人房贷不良率将上升约40%。目前银行业内比较一致的判断是:如果房产跌幅超过35%,则楼盘降价风和业主断供潮将互相激励,形成类似美国次贷危机式的恶性循环。
近日,万科和恒大此次35%的降幅不仅考验着购房者的心理承受极限,也突破了银监会在房贷市场的压力测试底线。2008年09月10日《证券时报》在《断供风起哪家银行最受伤》一文中点出:“调查发现,假设断供潮蔓延至全国各主要城市,四大国有银行可能首当其冲,而股份制银行所受压力相对较小”。
大洋彼岸是雷曼兄弟用39亿美元的巨亏提醒全球投资者“次贷尚未过去,同志仍需警惕”;香港市场上是永隆用过山车走势来提醒招行“浮亏已逾百亿港元”;大陆市场上,地产商用35%的降价提醒银行们“压力测试的极限跌幅已触到”。天罗地网式的全方位利空打压之下,A股市场上的银行股终于崩溃了,招行周四下跌8.89%,各大银行也都在劫难逃,拖累大盘再度跳水71点,2100点轻松跌破,收于2078点,兵败如山倒。(东方智慧证券研究所)
*************************
违规资金果然大逃亡 挽救大盘仅能靠制度
大盘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整数关口和支撑点位一个个轻松破掉。证监会财政部今日联合出手遏制利润操纵,国务院国资委也规定了央企违规买卖股票行为,这或使违规资金加快撤离。分析认为,拯救大盘于水火之中只能靠人为的政策手段,有序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大盘为何趺个不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管理层未必希望涨,坑砸得越深基础越坚实越有利于搞创新;二是因为之前涨得太疯狂,跌得自然更残酷;三是因为所谓大小非更有次贷危机;四是因为经济周期和通胀压力;五是投资信心受到毁灭性打击,心理预期的不断下降;六是权重股泡沫还没有挤干;七是因为中国股市没有对冲机制;八是投机炒作和恶意做空;九是上市公司不讲回报只想掏空;十是资金都被套牢,新资金不愿入场没钱做多。
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但这个话题属于过去;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换这个话题才是立足于现实。跌个不休的股市,什么时候才能来一个漂亮的转身给投资者以信心?不期望再有什么股改行情,只希望有个慢牛就心满意足。
大盘如何才能走强?用什么方法才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大盘?靠自身自由落体,那将步入漫长熊途;靠抑制所谓大小非,那是治标不治本,借口就是借口;靠基本面转好,经济周期影响投资预期,恐怕是纸上谈兵;靠权重股挤干泡沫重新走牛,估计是把血都挤出来可能但再想走强并非易事;靠官方媒体“多论”股市给投资者树立信心,其结果是话多了全都是废话;打击投机和恶意做空,其结果是越打越熊,再说都是一家人怎忍心下手?其它诸如让上市公司铁公鸡拔毛,鼓励新资金入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目前的中国股市,以时间换空间靠等的方法是最不可取,靠猛药刺激也只能兴奋一时。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中国股市避免长期走熊的命运,挽救大盘于水火之中,其办法只有一个:利用金融创新兴金融开放与国际接轨之路。
必须用人为的政策手段,在经济环境许可的情况下,通过有序的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使大盘改变运行轨迹,从而步入一个新的轨道之中。股改造成的两年大牛市,是政策市。大跌正是这个政策市的后遗症,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能通过政策手段进行校正,中国股市才能重新走牛。
因此,双雄的砸盘既不是逼宫,也不是主力自宫,而是正在实现管理层的一种战略意图。没有哪个国家的股市跌到如此地步,管理层却如此能沉得住气。这绝对不会是放任不管,而是心中有数意在更大的动作。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保证股改的完美收官。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股市调整的阵痛,是投资者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