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小金库,也就是中国党政各级官员可以自由支配的公款,是当今中国官场腐败的一个最明显标志之一。如何杜绝由小金库而来的贪污腐败?中国官方的新闻媒体近几天来就此展开了非常罕见的公开辩论。
美国之音报导,所谓的小金库并不小,容纳的资金可以上百万。中共在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的第一把手可以不受制约地从账目对不外公开的小金库开支,用于发红包,送礼,可以给自己以及给下属分红,也可以像中国官方的新闻媒体所承认的那样,“吃喝嫖赌都报销”。
中共多年来要打击和取缔以小金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贪污腐败。然而收效甚微。
1949年以来,中共在大陆实行所谓的一党专制,中国公众无法通过中国的新闻媒体或司法系统对贪污腐败的中共官员进行有效的制约。因此,面对公众的强烈批评,中共主要是通过中共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来对中共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进行调查和惩处。
中国官方报纸近日来的有关报导,承认靠党纪无法消灭小金库,显然也是间接承认了中共领导下的打击贪污腐败的行动只是在死胡同中徘徊这一现实。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副书记刘锡荣提出修改刑法,将“集体腐败”纳入刑律。这一提议在中国官方的报纸上一出现,官方的另一些报纸立即提出强烈的异议,从而形成了中国大陆官方媒体当中所罕见的公开辩论。
官方羊城晚报星期四发表评论说,“如果集体腐败让集体担责,对于普遍职工来说,是不公平的。诚然,他们也是集体腐败的受益者,但他们是被动接受。他们有权决定不要小金库的钱吗?他们有权决定单位设不设小金库吗?“集体腐败”其实只是“一把手”逃避或减轻法律责任的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