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军南海基地建成 日导弹演习 里根号进佐世保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共军南海基地建成 日导弹演习 里根号进佐世保

 

解放军宣布建成南海基地 登陆艇已进驻

卫星照片显示,海南基地有三座码头与一个潜艇的洞库

据传094核潜艇已进驻海南基地

共军最长的多功能高桩码头日前正式在南海海疆落成,7月中旬,中共海军某新型登陆艇已经在这个码头“安家落户”。这是中共军方首次公布南海军事基地建成的消息。

  《解放军报》报道,该基地由南海舰队某工程指挥部官兵经过300个昼夜建成,是解放军最长的多功能高桩码头。一年前,这个工程指挥部受领了在南海某海域建设多功能码头的任务,原本需要两年半的工期,上级要求300天内完成。该工程指挥部积极依靠科技创新,科学施工,实现了效率、质量双丰收。

  西方媒体早在三个月前就曝光了中共海军的南海新基地,并表示该海军基地甚至可以停靠航空母舰。这一战略动向,引起美、日等国的高度关注。

  美国海军退役中将兰宁利早前指出,中共在南海兴建核潜艇基地具有重大战略含意,此前中共核潜艇基地在青岛附近,面对美、日强大的反潜战力,中共潜艇不易出海。如今中共在三亚另辟核潜艇基地,经巴士海峡就能轻易进入太平洋。

 *****************

日本举行导弹拦截演习 整个训练接近实战

日本自卫队28日晚在位于东京的防卫省院内进行导弹拦截系统的演习。这是日本自卫队首次在防卫省进行导弹拦截部队的正式演习,整个训练过程接近实战。同时也测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防范来自朝鲜的导弹威胁。

  据中共星岛新闻集团消息,日本部队演习时在防卫省停车场内散开,天线车、无线中转车、指挥车相继启动,搭载模拟弹的“爱国者3”型导弹发射车升起发射架,位于其它地点的,对空雷达则进行从收发数据到发射拦截导弹的一系列操作,整个训练过程接近实战。

  据悉,承担日本首都圈防卫任务的爱国者3型拦截导弹被部署在埼玉县入间基地和千叶县习志野分屯基地。此前,自卫队导弹拦截部队的天线车和无线中转车在东京新宿御苑曾进行过通信训练,但在基地外实际动用发射车进行训练还是首次。

  爱国者3型导弹是日美联合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进行最终阶段导弹拦截的武器。一旦部署在海上宙斯盾驱逐舰上的标准3型导弹未能在大气层外拦截到来犯导弹,爱国者3型导弹将在数十公里的高空进行二次拦截。

  另外,日本在首都东京也测试弹道导弹防御系统,防范可能来自朝鲜的导弹威胁。

  防卫大臣石破茂说,测试在防卫省总部进行,有大约250名陆上自卫队成员参与,当中包括测试地对空第三代爱国者拦截导弹,目的是要确保导弹性能可靠,自卫队有能力有效和安全使用有关仪器,但并无试射导弹。

  日本计划在2011年3月前,在全国多个基地部署第三代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并计划3月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首次试射第三代爱国者拦截导弹。

******************

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里根号” 资料图

美军最先进航母暂驻日本 负责西太平洋警戒

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核动力航母“罗纳德·里根”号28日驶进日本,停靠在九州佐世保军港。由于准备进驻日本的“华盛顿”号航母早前发生火灾,将延至9月下旬驻日,“里根”号将在“华盛顿”号到来之前负责西太平洋的警戒任务。

  台湾中央社报道,排水量10.2万吨的“里根”号28日在宙斯盾巡洋舰的陪伴下驶进佐世保军港,预定8月1日离港。这艘航舰船身长333米,可搭载约60架舰上战斗机和直升机,船员达到4266人。“里根”号在进港时受到近20艘抗议船包围呛声。

  佐世保市劳动团体等派出约20艘渔船在海上集结表示抗议。抗议者呼吁,“美军正试图制造航母可以自由进出的既成事实,必须阻止佐世保沦为(美军航母的)后备母港。”

  这是该航母继去年2月之后第二次停靠佐世保港,也是自1968年1月的“企业”号航母以来,美国核动力航母第10次停靠这一港口。今年2月时“尼米兹”号也曾停靠佐世保港,这是25年来美国核航母首次在一年内两次停靠日本港口。

  “里根”号搭载逾4200名官兵于6月由美国母港圣地牙哥出港,前往菲律宾进行台风灾后的救助行动,然后经由韩国而驶进佐世保。据佐世保市政府从外务省得到的消息显示,“里根”号的停靠目的是船员休养及物资补给,该航母将于8月1日正午前后离港。

*****************

兰德公司:中共军工在2025年前无法追上美国

   兰德公司:中国军工在2025年前无法追上美国
    
    中共海军新型战舰100毫米前主炮开火
    兰德公司:中国军工在2025年前无法追上美国


    
    文章称中共C-802反舰导弹性能与美国早期鱼叉导弹十分接近
    
    
    
    中共国防工业的历史沿革
    
    
    
    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共国防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同时中共还照搬苏联的经验模式,将国防工业置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除了第六机械工业部在 1982年被改组为一家国有企业----中共船舶工业总公司之外,这种结构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虽然之后中共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但是国防工业,尤其是涉及民用的国防工业则继续保持部委管理的地位没有动摇。直到1993年,这种政企不分的状况才得以改善,大多数政府直接管理的国防工业部门也随之被重组为若干个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其名称和功能分别是:中共航空工业总公司.主要负责研发和制造战斗机等航空飞行器;中共航天总公司.主要负责研发和制造导弹与太空系统;中共北方工业总公司,主要负责研发和制造地面武器系统;中共核工业总公司,主要负责生产民用和军用原子能系统。而政府直接控制的国防工业领域仅限于两大部分一处于国防科工委与人民解放军双重领导之下的中共核武器科研机构,以及由电子工业部管理的中共国防电子科研机构。为进一步改善国防工业的运行状况,1999年,中共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共航天总公司、中共北方工业总公司、中共核工业总公司以及中共船舶工业总公司各自分解为两家独立的公司。 2002年,中共国防电子研发机构也被改组为一家国有企业----中共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中共目前的国防工业主要由11家国有集团公司,另外加上核武器科研机构构成。
    
    在改组军工企业的同时,中共还在上世纪90年代末对国防工业体制进行了改革。第一项改革是重组国防科工委。老国防科工委始建于1982年.具有军民两种特性.它不但参与军事装备的采购决策,而且直接管理军工企业。1998年3月,中共政府取消了老国防科工委,代之以采用相同名称但由国务院控制的机构。新国防科工委的任务包括协调军方与军工企业的采购谈判、军方通过国防科工委协调各军工企业的项目竞标、确保企业严格履行合同等等。此外,新国防科工委还负责管理若干所与国防相关的大学、学院及西南工程物理研究院(该院主要研究核武器)。另一项改革是成立中共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总装备部于1998年 4月创建,主要职能是监督和管理人民解放军的武器系统采购,并对武器装备实施全寿命管理。通过取消国防科工委的采购功能并设置总装备部.可以看出中共将武器装备的制造方与采购方区分开来,这种调整使采购系统结构进一步合理化.目标在于减少利益冲突和腐败。通过给予军方采购武器的权力,迫使军工企业对军方的需求保持较之以往更加灵敏的响应,至少在名义上,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进步。当然,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实际上同属于更高层次的政府机构,因此总装备部并非是一个完全独立自治的主体。这一弊病必然会削弱中共国防工业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的动力。
    
    除了重组企业与革新体制之外.中共政府在过去几年中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激发军工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率的办法。例如通过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亏损企业,分流或者下岗了一批军企职工,从而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当前。11家大型国防工业企业集团实际掌控着中共几乎所有的军工企业及其下属子公司,许多这样的子公司都必须要自谋生路.自负盈亏。
    
    中共国防工业实力的提升无疑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科技能力、经济实力以及掌握先进技术的科学家、工程师及管理人员队伍。随着中共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导致在中共出现越来越多具有现代化制造工艺、先进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技术的公司(这其中既有外资企业也有中共人自己开办的企业)。尽管这些公司所采用的技术并不一定与国防相关,但它们构成了中共整体经济环境的一部分,而中共国防工业根植于这种环境.并从中获取了先进的制造技术与管理经验。与之类似. 随着中共的各类大学及技术学院更倾向于采取西方式的教学和科研手段。它们也培养出越来越多受过良好训练、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科学家、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同时由于国防工业企业的薪水与工作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也越来越能吸引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具备较高技能的社会雇员.以及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中共人。
    
    近年来中共国防工业最为显著的―个变化是政府的大笔投入。众所周知.中共的国防预算在近十年来增长很快。相比之下.国防预算中关于采购的经费增长幅度则还要大些。根据中共官方提供的数据.2000至2003年间国防预算平均每年以超过16%的速度增长,而武器装备采购经费增长幅度更是超过了 18%。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730/9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