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大陆委员会2008年4-6月大陆情势报告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2008年4-6月大陆情势报告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2008年4-6月大陆情势报告

本会于第194次委员会议,就2008年4-6月大陆情势提出报告,内容重点摘要如下:

(一)内部情势

政治方面,「512」四川地震造成人员死伤、基础设施损毁严重,考验中共当局危机应变能力,并加剧短期通膨压力、冲击宏观调 控政策。北京奥运会筹备进入最后关键阶段,中共全面主导筹办工作,力保「平安奥运」。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商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三定」方案,「大部制」改革进入机构整合实质操作阶段。中共公布腐败惩防体系5年工作规划;推出多项预防「赈灾腐败」措施,避免出现贪 污、截留、挪用等违法违纪问题。中国大陆内部纪念「六四」19周年活动零星而低调,平反「六四」、补偿受难家庭仍是主要诉求。中藏双方7月1-2日展开 2002年以来第七次会谈,后续发展待观察。

经济方面,今年以来中国大陆遭逢雪灾、地震等一连串自然灾害,可能使得短期经济成长受到冲击。然而,由于灾后重建需要投入大 量投资,以及8月即将举行奥运,中国大陆经济发展仍有可能呈现过热的现象。在自然灾害与国际原物料及原油价格飙涨影响下,中国大陆CPI持续居高不下,通 货膨胀压力明显增加。此外,中国大陆自2003年起连续5年保持2位数的经济成长率,使得国际热钱不断涌入。为此,中共以「从紧」的货币政策作为施政基 调,然而面对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和货币政策时效落后的特性,未来执行紧缩货币政策是否会引起中国大陆经济反转直下,值予观察。

社会方面,流动人口是当前中国大陆社会管理的难题与重点,未来治理方向将以消弭歧视为主。北京奥运前夕,恐怖攻击威胁升级,整体社会安全风险趋高。贵州瓮 安爆发万人抗议行动,突显社会转型中的民怨积累亟待解决。当前就业形势面临5大压力,中共将建立失业预警制度。中国大陆劳资争议增加、劳工抗议成为常态, 劳动者维权意识上升。多个省、市陆续爆发肠病毒疫情,曝露疫病预警机制滞后、个人卫生观念不足等缺失。四川地震中独生子女遇难者众,计划生育政策再成讨论 焦点;灾区卫生防疫与核设施安全情况备受关注。

(二)对外关系

中共近期外交活动密集,与外国政府的对话管道及主题越来越多元。中共与纽西兰4月7日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纽西兰成为第15个 与中共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中共与美国4月11日首次启动军事热线,双方国防部长在对话中触及「台湾问题」;6月17-18日举行第4次经济战略对 话,双方签署「美中能源环境10年合作框架」。胡锦涛5月6-10日访问日本,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发表「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联合声明」;6月 18日双方宣布共同开发部分东海油气田。俄罗斯总统梅德维杰夫5月23-25日访问中国大陆,与胡锦涛签署「关于重大国际问题联合声明」。南韩总统李明博 5月27-30日访问中国大陆,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三)对台工作

中共方面为掌握我总统大选后的「历史机遇期」,力求维稳8月奥运前的周边情势,以及改善因处理「西藏问题」在国际社会所造成 之负面影响等因素的考虑下,积极营造两岸和谐氛围,两岸双方密切互动及双方领导人相互呼应相关之两岸论述与作为,已为两岸下一阶段进一步接触奠定良性开 端。惟中共对台基本原则及策略不变,其「一中原则」仍是「内外有别」,在国际上仍强调「一中原则」的不可动摇性;近期在涉台政治、外交及军事上虽维持低 调,但对我国际空间的压制并未和缓,依旧阻挠我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并对我参与国际组织或活动之名称进行矮化及打压,并未对我方释出相对善意。此外,6月期 间,中共完成对台人事部署进行功能性调整,并于6月11日至14日恢复双方中断10年的制度化协商对话,进行第一次「江陈会谈」,并达成「海峡两岸包机会 谈纪要」及「海峡两岸关于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协议」等协议,更对后续两岸两会进一步就相关议题协商达成共识。7月4日,中共国家旅游局长邵琪伟所率领的官 员团及中国大陆人民来台旅游首发团顺利成行,正式启动两岸周末包机。两岸两会恢复协商创造的和谐氛围,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仍有待后续观察。

http://www.mac.gov.tw/

责任编辑: 郑浩中  来源:行政院大陆委员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729/96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