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北京奥运安全,奥运场馆及重要大楼周围三公里都被划为中心区,20日起中心区内民众得靠着居住证才能回家,没有居住证的人进不了中心区;一位台商的餐厅就开在中心区的边缘,客源肯定大受影响,“没办法,为了奥运安全,也只好认了!”
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里有鸟巢、水立方等近十个奥运比赛场馆,奥林匹克公园以及主新闻中心、国际广播中心等新闻大楼,加上附近的奥运村,一起构成了奥林匹克中心区。这里是奥运会期间最重要的根据地,为了确保安全,从20日起,中心区附近将实施限行。
居民必须经过身份证、通行证检查,才能驾车出入。北京交管部门还表示,奥林匹克中心区场馆周边不提供观众自驾车停车场,观看开、闭幕式及比赛的人员要乘坐公共交通车辆前往。
北京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还提醒说,即便是持有北京市交管局发放的小区通行证,日常出行也最好避开该若干路段。而且,小区通行证并不等同于奥运通行证,持证居民并不享有奥运通行证的权限,开车上路还是得遵守单双号规定。
一位北京市民说,“我家刚好就挨着管制区,还没进管制区,但公安已经通知了,奥运开闭幕式也得加强人员进出管制,也得凭通行证才能进入。”
自从申办奥运成功之后,北京花了将近七年的时间建设安全网,奥运安保首席专家马昕总结保安原则,“铜墙铁壁,外松内紧”。每个奥运场馆都新建了直升机停机坪,安保通信室、谈判室、备勤室、机降信道、要人信道。伤员可用直升机运走,特警可从天而降。
此外,每个场馆都会有公安、武警、军队、保安、志愿者及工程部的人在场。保守地估算,在奥运村内,运动员、教练的人数与安保人员和志愿者的人数,最起码是一比一。
“索性就让员工放假吧,反正到时候进进出出都不方便,也办不了什么事儿。”一位公司开在中心区旁边的北京市民说,奥运期间他想干脆就离开北京,在外地还方便些。一位餐厅开在中心区内但距离场馆有段距离的台商说,“很难期待会有观众跑来我这里吃饭,其他人又进不来,那几天看来只有认赔了!”
不过,中心区内并非只受到管制的不便,被画在中心区内也让区内景观沾光变好了,这位台商说,“就一个晚上哟,电线杆全都不见了,地下化了,而且连马路也铺回填平了。”“我们学校有奥运场馆。周边的小饭馆全部拆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榆树。”一位北京市民也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