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 中共的警察和美国警察完全是两码事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对比 > 正文
对比 中共的警察和美国警察完全是两码事

 

 陆七   中国警察与美国警察完全是两码事

中国警察属中央政府的公安部管, 实际上是中国极端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以前叫“无产阶级专政的铁拳” 现在虽不这么说了, 实质没什么改变。警察就是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鹰犬。尽管他们有维持地方治安的作用, 但最基本的职能是管治地方人民, 镇压反抗。所以不管你怎么努力把“警察”和“人民”连在一起,警察也是人民的对立面。

美国的警察是地方力量: 不归联邦政府管,甚至也不归州政府管。如果是个小城镇,地方选举选出sheriff, 警察就归sheriff管。有一部美国电影, 说是某个小城镇的青年不满意警察的腐化, 于是竞选sheriff。 当选上任的第一件事, 就是将他管辖的所有警察都炒了鱿鱼。 从财政讲, 联邦和州政府会有补助,但雇用警察的钱基本上是由地方纳税人出。这样美国警察知道, 给他发工资的是他管理地区的选民。 他必须遵守法律, 维护地方治安,才能有饭碗。地方媒体也愿意监督警察的工作。另一方面, 纳税人也知道, 美国人人可以拥有枪支, 警察是个非常危险的职业。 警察经常与坏人打交道, 动用暴力是难免的。 尽管控告警察暴力的诉讼时有听说, 但陪审团是地方老百姓组成的。只要警察是在维护治安,结果大多是acqittal。美国警察为什么威武, 自信? 并非因为他们的制服, 并非有联邦政府支持。 支持他们的是法律和选民。

美国有坏警察, 一般来说是例外。中国有好警察, 一般来说也是例外。 这是中国警察地位决定的。 在绝大多数人民眼里, 警察代表了集权国家的专制力量(事实也确如此)。明白了这个, 就能理解为什么多数中国人恨警察恨得如此厉害。

警察在翻包

*****************

格丘山:美国是个讲理的国家

一个中国网络员企图用美国警察的凶悍来为中国警察的民愤辩解, 引起好几个贴子讨论美国警察的的行为,我也谈一下我的感受。

我几次吃罚单, 警察过来的第一句话都是“你有什么紧急事吗?”, 非常有礼貌, 而不是一开始就指责我。 还有一次一个警察开车追到我的旁边, 用手势告诉我SLOW DOWN, 没有叫我停, 我一看, 我的车速是82码。

有次车被撞, 警察报告各打五十板, 对方保险不肯赔, 我去警察局找他的SUPERVISOR, 他把那个警察找来, 三方会谈, 但是在会谈中他明显帮那个警察, 维护他的原判。 等到会谈进行十分钟, 他倾听我的理由的时候, 他突然打断我说, 他要单独与那个警察谈一下。

过了五分钟, 他们重进会议室, SUPERVISOR说他们研究了,那个警察主动提出要给我改报告。 我注意到他强调是那个警察主动提出要改, 而不是他的作用。 临离开时SUPERVISOR告诉我改报告这是他们这个警察局成立来第一次。

我真的很感动,写了一份感谢信给他们局长, 在信中我说, 作为一个母语不是英语的异国人, 你们能够认真倾听, 而且公正, 我真的很感动, 我告诉你如果这在中国,这条途径是不通的, 我要解决这个问题, 是找一个你们的朋友, 或者上司打电话给你们, 而不是坐在那里给你们讲理。

我在美国二十多年, 觉得拿中国警察来与美国警察相提并论, 是对美国警察的侮辱。虽然美国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对对方的要求很严格, 例如手不能放在口袋中,没有他的命令, 你不可下车等等, 这是因为美国允许有枪, 有很多吸毒的危险分子, 警察是在保证自己的安全, 与中国警察在警察局里的凶悍不是一回事。

顺便说一下, 我还带着红领巾的时候(50年代)警察叔叔的形象就被我家邻居阿毛的遭遇破坏了,阿毛得过脑膜炎,看起来有些傻, 在公共汽车上被误以为小偷抓到警察局, 二天后被保出来后, 讲警察怎么打他的事情, 使我此后很难相信电影,报纸中人民警察的故事。

等我有了一点阅历后,发现中国警察不是对每个人都凶的。 我在农场工作时, 穿着满是油腻的衣服与后来成了教授后, 警察看我, 和对我说话的态度是大有区别的。

我没有当过官,从来没有尝过当官时警察对我的态度。

前年,与女儿一起回国,在苏州河看比龙船。人太多了,河边上站了好几排人,后边的人除了人头什么一看不到。女儿突然发现,河的那边是公园,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坐在那里享受端午的情趣,好不悠哉。我与女儿过去后,走到公园门口,发现汽车进进出出,帘子都挂著,看不到里面的人。女儿基本是在美国长大,不知深浅,正要从门中向里进,两个警察举起手来,不但不让进,那个手语的意思明明是叫我们从公园门口离开。神情的肃穆和看我们的不耐烦的表情使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女儿想不通,连公园门口都不让站,路上一直为这件事忿忿不平。

责任编辑: 郑浩中  来源:独立评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712/9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