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 股市不乐观 楼市更悲观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大陆 股市不乐观 楼市更悲观

 

新华社发文并非救市 A股短期走势不乐观

 新华社7月1日晚间以《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为题发表了一篇“新华视点”,强调在基本面总体看好的情况下,股市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专家表示,该文没有涉及将要出台的重大措施,并非是一个救市信号,大盘走势短期内不容乐观

  《新闻晨报》报道,除强调上述观点外,长文还指出,当前在中国经济面临一系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复杂局势下,如何客观、真实地认识和理解股市,显得尤为必要,“我们不能只对股市成长的希望盲目乐观,或者,只对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一味指责。唯有客观、理性、真实地认识股市的现状,把握股市的发展规律,才能促使其逐步走向成熟。”

“不排除为组合拳做铺垫”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表示,“这应该不是一个救市信号。”通过社论的方式救市基本都在上个世纪,如今已经很罕见了,管理层也比以往更强调“买者自负”的原则。“如果这篇文章里没有涉及将要出台的重大措施,就不应视为明显的救市信号。”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的观点与之接近。“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篇文章是为了未来组合拳做的铺垫。但更大的可能是,管理层已经意识到简单的口头干预市场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反而容易给市场造成依赖政策的惯性。”

“证明管理层重视制度完善”

  新华社长文究竟要表达什么具体意图?孙立坚注意到文章中一句话:“中国股市走向成熟,不是哪一个要素的单方面成熟,而是包括监管者、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内的各个要素的共同成熟”。

  孙立坚认为,上述说法证明管理层愈发意识到制度完善的重要性,股市要成熟必须经历痛苦的制度建设过程。

  “历史证明,忽略股市的‘内功’,仅依靠外力的救市措施,往往是不长久的,稍有风吹雨打就会跌回去。”孙立坚说。

  李华芳也强调,针对“南航权证”等暴露出的制度性缺陷进行完善,才是管理层真正应该重视的领域。

“社论救市”已遭监管层辟谣

  其实,管理层“社论救市”的传言此前已被辟过一次谣。

  上月中旬,一条消息在坊间悄然流传:“有关方面即将出重大救市社论!接近办公厅的人士同时证实,周一邀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通知已经发出,一份由证监会起草的社论性文章也已经打印出清样,题目为‘中国股市将迎来历史性的转折’,该社论全文2500多字。”

  中国证监会相关人士随即表示,证监会并没有起草什么社论。后来的调查也发现,所谓的“社论”大部分文字系2005年某论坛网友灌水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4年前有关“社论”几乎都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响应。其中1999年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后,上证指数从5月17日的最低1047点涨到1756点,涨幅超过70%。

大盘如何走

  对于新华社的“救市”文章,证券市场资深人士方泉认为,中国股市在3500点以下,就已经进入价值投资区域,尽管目前股市不振,但一定会恢复理性,回归价值投资区域。方泉还表示,在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中,政策对市场构成最大影响力。但他认为,目前股市没有看到任何政策救市的行为,只有政策出手,市场才能出现真正的反转。

  天相投顾首席策略分析师仇彦英表示,目前市场还没有完全企稳,距离大的利好转折仍有一段距离,“新华社的文章给市场送来了温暖,下一步是等待决策层形成最后的统一意见,像'5·30'时统一认为市场有泡沫便调整印花税那样,出台实质性的救市政策。”
 
  西南证券分析师闫莉表示,“目前政策面,经济面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投资者预期的混乱,使得行情走势情绪化在情理之中。”目前市场量能在暴跌时并未出现暴跌,也就表明,大家依旧在不确定中,等待消息明朗,“这也就意味着,投资者并未十分绝望,那么市场并不会真正见底。近日击破2500点的可能也依然存在。”


 

  新华社文中观点:

  缓减速,软着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形势比预料的要好”。在这一情况下,股市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在股指的暴涨暴跌之间,在承受来自“大小非”解禁压力的同时,证券市场的更多弊端和不成熟也暴露出来。
  
  如同太阳有升有落、潮水有进有退一样,证券市场也是有抑有扬,有跌有涨。没有只涨不跌、只跌不涨的股市,这是由证券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经历风雨考验的中国证券市场,必将昂首走向国际成熟市场。

**************************

北京上半年成交骤降 少卖近四成住宅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住宅期房及现房网上签约总量为40600套,去年上半年期房及现房的签约量则达65004套,今年同比去年下降38%。

 

    分析认为,市场从9月底还会有促销恶战,10月底则是最后时机,否则到年底资金需求量最大的时候,开发商就可能出现大规模资金链断裂的危险,料也将带动房价下跌。

 

《新京报》报道,今年上半年北京住宅期房及现房网上签约总量为40600套,去年上半年住宅期房及现房网上签约总量为65004套。今年上半年签约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4404套,下降幅度达到38%。

 

  6月份北京住宅销售网上签约总量为9138套,其中住宅期房网上签约7870套,住宅现房网上签约为1268套。6月份是上半年销售量最多的一个月,环比5月份出现了16%的涨幅,但同比去年仍有33%的降幅。

 

    从今年前6个月的期房签约量来看,前4个月的期房月签约量均在6000套以内,其中2月份签约量最少,仅为2300多套。5月和6月的签约量则有所增加。

 

    楼市签约量持续下降的同时,交易价格也开始出现下滑,多个项目频繁打折销售,虽然打折的幅度各不相同,但已无法和去年月月上涨的局面相提并论。

 

  除别墅项目外,住宅项目有近80%在打折销售。“上半年北京房价同比去年肯定是上涨,但从今年的环比来看,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永同昌集团营销总监肖志刚表示。

****************************

 

上海】6月新房依然滞销 降价范围扩大

 

数据显示,上海6月二手房成交同比下降三成以上,商品住宅平均成交价格环比涨幅达21.9%。分析称,楼盘滞销的情形未得改善,降价范围扩大,但6月的房价并未回落。

 

  市场人士指出,从目前市场整体情况来看,过去买方市场无条件追货已不复存在。随着投资市场的淡出,自住型消费成为买方市场的主导力量,从生活出发、以实际品质论高低的理性购房行为已成主流。部分二手房卖家从年前的“捂盘”到如今的快速“套现”,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大量一手房迅速上市的影响,担心大量新房上市会对二手房带来冲击,因此着急“出货”。尽管如此,客户买房热情相对还是不高。

 

《上海证券报》报道,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7月1日发布最新统计显示,6月共有76批次商品住宅(剔除动迁配套房)房源入市,比5月少13批次;不过供应总面积达129.17万平方米,仅略低于5月的133.51万平方米。6月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则为104.26万平方米,也与5月的104.28万平方米几乎持平。

  但是,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指出,由于在传统销售旺季上海楼市未现“红五月”、甚至有超过20%的房源没有售出,即便属于淡季的6月供求规模未减,但之前滞销的新增供应也并未得到消化,新房存量只会越积越多。

  而在新房滞销的同时,楼盘降价的范围也有所扩大。薛建雄介绍,6月报价下跌的楼盘与5月一样只有3个,且这些楼盘应该均是受到周边新开楼盘高性价比的挑战,因此做出调价策略,“不过在近郊板块,目前打95折销售的楼盘已不在少数。”

  可是滞销与打折并没有让6月的房价回落。统计显示,6月上海商品住宅的平均成交价格为16988元/平方米,环比涨幅达21.9%,同比涨幅达65%,并创出月度房价新高。“从短期来看,6月房价主要受到市区高档楼盘集中上市成交所带动,目前外环以内楼盘的价格普遍较高,平均房价很难有大幅度的回落。”薛建雄认为,“如果把时间拉长了来看,目前的平均成交价格实际上是去年房价上涨后在交易数据上的体现,表明购房者已经逐步接受那一轮的房价上涨,并且能够承受这样的房价水平。”

  与此同时,薛建雄预计7月上海又将有30批次、90万-110万平方米的商品住宅房源上市,而成交量可能会降到60万-80万平方米。“新房的滞销情况可能会在7月达到一个高峰,楼盘打折也可能会集中来临。相信接下来3-6个月里所出现的房价盘整将是在国家收缩流动性的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过去一年房价过快上涨后的修正。”

  此外,6月上海二手房市场也仍是一片低迷,成交继续萎缩。据中原地产上海公司各门店统计数据,6月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至40%不等,成交价格保持平稳有降的趋势,购房者的心态到目前为止仍是“将观望进行到底”。

************************

广州】下半年房价看跌 专家忧催生断供/图

广州6月楼市掀起降价风潮,且降价范围开始扩大。有专家日前表示,下半年广州楼价看跌的可能性极大,并同时预测,如果楼价再持续下跌,之前深圳已出现的断供现象将在广州蔓延。

 

  有业内人士分析,很多发展商都看好7月,因为6月天气、地震等的原因让买家买房的冲动大大减弱,而8月就是奥运了,买家的注意力很可能再次转移到奥运赛事上,而买房的热情也将有所影响。很多楼盘在7月份会加大推销的步子,下半年成交量也许会上升,但房价仍会下行。

 

新一轮价格竞争开始

 

    《信息时报》报道,在刚刚过去的6月,广州楼市已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风潮。这一次,降价的范围已由珠江新城为代表的市中心转移到近郊楼盘中。

 

    早在今年年初开始,一直是广州楼价标杆的珠江新城掀起了一波波降价风潮,目前该区域的大部分楼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而近期,以广园东为代表的近郊楼盘的价格拼杀又引起了新的关注。首先挑起战事的某楼盘,每平方米从之前的4800元回落到最近的4000元,不少单位3600元/平方米左右也有成交,一度引起周边楼盘的恐慌。紧接着,湖山国际即将新推的“维也纳山林”全新二期组团“纯坡地御山珍品华府”价格也明显回落,目前销售均价为5000元/平方米。此外还有一些折扣,这就是说,在去年还卖6000元/平方米以上价格的湖山国际,日前价格直跌到“4”字头。

 

    专家表示,下半年楼价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很大。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卓文认为,下半年房价仍会以跌价为主,这种跌势会处在很明显的下行通道,而且这种势态会延续至2009年。

 

银行压力大过发展商

 

    日前有报道称,由于深圳楼价大幅下滑,6月底已出现首宗银行披露的断供个案。业内人士预计,如果广州楼市出现继续走低现象,广州也将步深圳后尘,届时银行压力将大过发展商。

 

  赵卓文分析,只有在楼市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如跌20%至30%的时候,已经是负资产的时候,继续供下去就意义不大,又或者是买房人的收入水平下降等情况出现。一般来说,只有这两种情况同时出现,才会造成断供。

 

  地产专家韩世同透露,去年10月高价推盘的一些楼盘,之前的买家可能受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已经开始供楼的,也许存在断供的可能性,还没有开始供楼的,可能就会选择放弃定金。目前没有确切数字。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702/9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