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粮油价格的上涨,因政府从容应对而波澜不兴。记者来到北京延静里集贸市场,看到这里市民情绪稳定,市场兴旺。一位姓张的老大爷说,有政府在,咱心里踏实着哩!《人民日报海外版》
肉价一年翻一番 今年还要涨一成
瑞银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陈磊12日表示,由于供给不足,猪肉价格继去年同比飙升了近一倍之后,今年预计还会再上涨一成左右,给稍稍回落的通胀带来反弹的压力。
猪肉价格升势凌厉,不可忽视的是,猪肉价格对CPI的贡献率约为3%。肉价的上涨,将会辐射到其它许多行业,造成物价的全面上涨。分析师此前普遍认为,肉价的大幅上涨正是推高此轮CPI指数上扬的一大主因。
《证券时报》报道,分析师陈磊解释说,肉价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供给不足。尽管肉制品行业是一热门行业,肉价上涨幅度很大,但由于仔猪的价格上升幅度更大,要比猪肉的价格高40%左右,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受限,导致了猪肉供给滞后于需求。
考虑猪的生产周期为一年左右,陈磊认为,今年下半年猪肉供应量较上半年有大幅增加,并认为今年猪肉价格在去年基础上不会增加太大,全年平均的上升幅度为10%。在其看来,10%的上升幅度是平稳的,对于从事肉食品粗加工的企业有利,因为该类产品价格是依据上游产品价格而定,具有良好的成本传导能力。
她说,该类企业与超市等销售渠道之间存在时间差。在猪肉价格大幅上升时期,该类企业不会迅速与超市谈判价格,因而未能有效分享价格大幅上涨的利益。如果猪肉价格保持平稳,那么对于下游,猪肉占的成本比重不会太大,下游提价比例可能是在30%到40%,此时该类企业的成本转嫁能力较强,从而从猪肉价格上涨中获得更大利益。
陈磊还认为,肉制品行业进入了并购的最佳时机。目前中国肉制品行业非常分散,前三大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到10%,行业内的大型企业有并购动机。而现阶段的并购成本合适,在2008年或2009年将会发生一系列的行业并购。
中国的猪肉的价格从2006年的9、10月开始上涨,加速上涨大概是在2007年的4、5月份,去年一年比增长1倍左右。
********************************
【解读CPI】隐藏的通胀比表面数据更严重
中国宣布5月份的整体通胀和核心通胀增速有所减缓,但疲于应对通胀的政府仍丝毫不敢松懈,比如全球食品与原材料的价格继续走高,还有仍然实行限制的能源价格,因此,中国经济中隐藏的通胀也许要比表面的数据严重得多。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5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7.7%,低于4月份的8.5%,并较2月份出现的近年最高增幅8.7%下降了整整1个百分点。通胀增速的回落反映出食品及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缓和。近期的CPI高涨绝大部分是由食品价格推动的。
5月份的非食品通胀为1.7%,较4月份的1.8%略有缓和,这也是去年7月以来首次出现下降。Capital Economics的马克·威廉姆斯说,这给了人们一线希望,认为中国反通胀战役最艰难的部分或许已经过去了。
中共政府极力想让投资者和民众相信自己能让通胀从11年来的高点回落,上述数字显然算得上好消息。
但这可能还不足以将通胀率降低到去年全年的平均水平4.8%,这个数字也是政府设定的通胀目标。要想在2008年达到这一水平,今年剩下几个月每月的通胀需要在2.5%,连政府也承认这一点很难实现。
这种情况部分缘于某些价格压力通过能源控制及对食品进行临时限制等措施被人为抑制。现在不能上涨的一些价格以后最终可能还是会上涨。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说:“中国经济中隐藏的通胀比表面上的要多得多。”
以任何标准衡量,5月份7.7%的通胀率都可算高的。这个数字高出中国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这会令储蓄价值缩水,鼓励个人和企业借贷和消费,从而可能增大通胀压力。
事实上,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尽管有专家建议货币政策应适度放松,但央行金融研究所近日已公开表示,针对当前市场流动性偏多以及通胀压力上行风险,目前不宜改变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因此,在5月经济数据发布前夕,央行于6月7日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中国今年以来第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后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17.5%的历史高位。
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央行还没有提高过利率,他们担心利率提高会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从而加剧通胀。相反,中国央行寄希望于非正式的贷款限额和官方的存款准备金率来限制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量。有关部门还让人民币在今年兑美元升值了约5.4%,令进口商品的价格更能为人们接受。
经济学家们不知道这些政策的效果会如何。另一方面,央行12日表示,迄今为止,银行的人民币贷款没有出现显著增长:截止5月底,人民币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14.9%,较4月份的14.7%没有太大变化。各银行似乎也没有太多地超出贷款限额:高盛估计各银行在4月和5月用掉了第二季度72%的贷款限额。
另有一系列政府控制措施将重点放在能源价格上:自去年11月开始,汽油和柴油价格一直保持稳定,虽然国际原油价格一直稳步上涨。煤价节节飙升,但电价从2006年6月迄今一直没变。发电厂和炼油厂陷入高昂的原材料价格和产品的低售价双重冲击之中。
部分规模小一些的炼油厂已经停止生产柴油,导致这种在商业运输和农业上用量极大的燃料实行配给。一些发电厂也因亏本而停止运营,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电力短缺。政府试图向大厂商提供补贴,以保证燃料和电力供应。分析师们说,最近一些亚洲国家已不得不取消补贴,但中国有足够的财力继续提供补贴。
中国尚未从四川大地震中恢复过来,同时又急切地想在奥运会期间展示其成就,在这个时候,提高能源价格可能会加剧通胀。剑桥能源研究协会的严克峰(音)说,政府现在不会愿意提高价格的。
有关部门称,他们需要改变长期的能源定价,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但何时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师王庆认为,7月中旬前可能出台有关措施。而美林的经济学家则认为,今年第四季度之前,价格控制不会放松。
沿海省份山东本周宣布,其电网将提高工业用户的高峰时段电价,同时降低非高峰时段的价格。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海尔集团都位于山东省。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8)》
今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8)》,对2007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认为,2007年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金融改革、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金融体系继续保持稳定。同时,经济金融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领域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确定因素增加,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金融稳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报告指出,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实施,汇率弹性逐步增强;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大幅提高,财政、企业、居民的偿债能力不断增强;金融机构改革继续深化,公司治理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发展迅速,运行总体平稳。
基于对我国2007年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分行业评估,报告指出,金融机构总体实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高,竞争力显著增强,金融稳定的微观基础不断夯实。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继续提高,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数量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证券公司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既定目标,风险处置基本结束,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全面实施,证券公司资产和利润大幅增加。基金业发展迅速,基金规模和净值均比上年大幅增长,市场影响力显著提高。保险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保险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突破,保险公司资产规模、保费收入和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比上年均大幅提高。
报告认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正面临新的形势,存在一些影响金融稳定的国际国内因素。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为此,报告提出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一是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防范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引发的传染性风险;二是继续完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结构不合理产生的风险;三是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建立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机制;四是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五是改进资产市场运行机制,防范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六是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切实改善融资结构;七是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和创新,增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八是加强投资风险教育,增强投资者自我保护能力;九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建立健全金融安全网。(来源:央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