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楼市销量震后下滑 潘石屹:影响难评估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京沪楼市销量震后下滑 潘石屹:影响难评估
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北京、上海、深圳的销售量或销售套数都出现明显的下滑,北京、上海表现得更为明显。不过专家认为,市场的反应并没有人们想像得那么敏感,现在要对楼市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潘石屹也认为,对中国的楼市,我想地震也一定会造成影响,这种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现在还难以评估。

北京:震后一周销量下降16%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四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市场对楼市未来走势的种种猜测变得不安分起来。近日,一些诸如“我们的房子抗震吗?”“买房观念是否因地震而变化?”“地震能否‘震’跌中国楼市,高位房价能挺多久?”的疑问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2008年5月15日-18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季房展如约而至。与今年浓厚的观望情绪不同的是,这次房展一改近两年的惨淡面貌,意向成交金额创下新高,达到22.52亿元。有12.5万人次参观了本次房展,共成交3054套房源。

  但是地震对北京楼市的影响却也明显。数据显示,地震后的一周里(13日~20日),住宅期房网上签约总量比上一周下降281套,下降幅度为16%。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以期房销售为例),地震第二天,北京市期房网上签约总量为373套,比12日上涨21套,其中住宅部分签约245套,比12日下降69套,环比跌22%。从10日到13日,签约情况良好。

  但14日期房成交总量减少了162套,环比下降43%,其中住宅部分有185套,比13日环比跌24.5%,到了18日,成交量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19日开始的三天哀悼日中,前两天的成交情况同人们的心情一般低沉。19日是周一,本应该是相对大涨的日子。到了第三天21日,人们的情绪稍有缓和,楼市略有转暖,住宅期房成交量比前一天增加76套,增长37%。

  最近北京楼市的打折风仍在继续刮,但各热销楼盘的折扣基本都不会低于9折。珠江?奥古斯塔城邦在最新推出的团购活动中,购房者可以享受9.6折,一次性付款再享9.6折,团购满50人再享9.6折,向汶川灾区捐款100元再享9.9折,最低折扣达到了8.76折。将到来的6月,更有20个小户型项目等待上市。

上海:三成新楼盘延迟到6月上市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打乱了杨小姐的购房计划。昨日杨小姐分析说,地震可能会让上海房价有所下降,还是“再等等”吧。

  事实上,跟杨小姐有类似想法的购房者还真不少。受5·12汶川地震等因素影响,近期,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剔除动迁、配套房,下同)周成交量下滑5万平方米左右,约比地震前减少20%左右。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表示,对于购房者而言,关注度转向了抗震救灾,对购房的关注度有所降低,从而对成交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傅琦认为,与地震前相比,周成交量大约下降了20%左右。傅琦认为,不是地震本身对上海楼市造成影响,而是地震使购房者心理发生了变化。地震后,购房访客率降低很多。

  上海中原地产旗下15家豪宅门店信息显示,5月中下旬,购房者的看房和购买热情有所降低,中下旬看房量下降20%。

  价格方面,汉宇地产董事副总经理张静国表示,地震对上海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上海买家都利用这个时机来谈价钱,大约有25%的房东愿意将价格下调,但下调幅度都不大,一般在房屋总价的几千元到4万元左右。

  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薛建雄昨日表示,震灾使一些开发商推迟开盘。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原先预计在5月上市的34个楼盘中,有10个楼盘没有上市,约占5月新推楼盘量的30%。这些楼盘基本都要推迟到6月上市。

深圳:楼市低迷与地震关系不大

  地震似乎给北京、上海楼市造成一定影响,但地震前后,深圳房价保持稳定,房价波动幅度微小。地震后,虽然购房者心态有所变化,深圳房屋成交量也下滑迹象,但对深圳楼市整体影响不大。

  一位准备在深圳南山区买房的刘先生表示,虽然之前也很关注房屋的品质,但四川地震发生后,他更加注重房屋质量的问题。

  调查发现,虽然大家都认为深圳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四川地震还是给购房者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深圳市民的购房心态略起变化。一方面,很多购房者们表示将更关注房屋质量;另一方面,楼层的选择也成是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深圳有关房地产开发商表示,现在深圳楼市处于低迷期,主要原因是整个房产市场的不景气,但并未看出这与四川地震有关。大多数开发商表示,将来会增加对房屋建设防震性的考虑,以及提高房屋的抗震级别。但也有部分开发商认为,深圳的地质环境不易发生地震,没必要过多考虑。

  据介绍,深圳有关部门规定,在深圳建造房屋,需要有6级的抗震性。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601/89315.html